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起初刚进这香堂时还好,现在听童小珈突然这么一说,我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凉。

    童小珈随后又道:;有些游魂野鬼前生福报为了,死后遇机缘则会修成鬼仙,男鬼仙叫清风,女鬼仙叫烟魂,再往下修,道行越来越深,就成了碑王,你别看这些鬼仙都是人死后才开始修的,人乃万物之灵,要修成道行比那些山里的飞禽走兽可快得多,有些修炼百年的老碑王,法力甚至能超过千年的精怪……

    话说完,童小珈手里的鸡腿也吃了个干干净净,走到神坛前又撕了第二只,吧唧吧唧吃了起来。

    看她狼吞虎咽的吃相,应该是早上没吃饱,我就笑问道:;小珈,你要是饿了咱不如回去在吃,吃菩萨的贡品不太好吧?

    ;菩萨?菩萨在哪儿?童小珈突然发问。

    我忙朝神台上供着的三尊菩萨像努了努嘴,又道:;那不就在那儿立着呢……

    童小珈却笑了:;你见过给神佛菩萨上供用肉的没?

    她说着抬手一连将三尊菩萨像头上的红布全都扯了下来,我再一看,顿时愣住。

    光看身子,那三尊菩萨像仪态端庄、姿势唯美,无疑都是菩萨造型,可当童小珈掀开红布露出脸来再一看,好家伙,那三张青面獠牙、千奇百怪的怪脸一张比一张吓人。

    这时童小珈又道:;都说这是个阴堂口,哪会供奉菩萨,菩萨像驱邪避凶,堂里供奉的这些阴灵避还避不过来呢,这是阴山三大将,假借菩萨身躯塑造法身供人参拜,只为了混淆视听隐藏真身。像是平时家里供的一些菩萨像,有时也会用红布盖住头以避邪光直射,但这堂口用的三块红布不同,你闻闻……

    童小珈说着把红布递了过来,我拿在手里一闻,一股浓郁的血腥气扑鼻。

    童小珈道:;这三张红布是用血水泡过的,为得不是辟邪,而是养阴气,这是民间一些道貌岸然的邪术士惯用的手法……

    随后童小珈又开始在神台下方观察,看了一阵子之后,扔掉手中的鸡腿,呼啦一声掀开了神台上垂下来的那张垂到地面的黑布,神台下方,赫然现出三排木架。

    木架上摆着造型古怪的泥人,最上面一排两尊,中间那排四尊,最下面一排八尊。

    最上排两尊泥人看身形是一男一女,全都身穿铠甲,穿金甲的男子红发碧眼、尖嘴猴腮,脸上长着三只眼两张嘴,手里拎着一对铜锤威风凛凛;穿银甲的女子则是满头白发,脸型五官精致无比,姿势也显得娇媚阴柔,双手中拖着把三尖钢叉。

    第二排的四尊泥人更怪,全都呲牙咧嘴脸型奇怪不说,还一个豹尾缳首,一个鸟嘴羽臂,一个面如怪蜂,一个肋长鱼鳃。

    第三排摆的八尊,模样倒都像是人,但姿势动作却都诡异异常,有的正在上吊,有的正在用刀抹脖子,有的断臂残肢,有的看姿势是正在拿脑袋撞墙,还有一尊身上用颜料画满了水珠,脸色发青应该是溺死的水鬼。

    我忙又问:;小珈,这些又都是啥?

    ;这就是这座阴堂口中的堂主和四梁八柱。

    就听童小珈道:;每个堂口要成型,就必须有堂主掌堂,四梁八柱护法,否则堂口就不成立,不单法力修为跟不上,也容易被过路的游魂野鬼或山中精怪寻衅欺负……

    童小珈又看了看泥人,接着说道:;这第一排供的两尊就是堂口中的掌堂堂主,看样子陈道常请得是阴间罗刹鬼王和鬼母夜叉;第二排则是堂口四梁,也称四大金刚,供得上阴山脚下的豹尾、鸟嘴、黄蜂、鱼鳃四大阴帅,第三排为八柱,就是八大护法,是八种自杀而死难以脱生的游魂野鬼……

    话说到这儿,童小珈竟显得有些兴奋,笑道:;我见过民间不少供奉鬼仙的阴堂口,但大多都是和花三仙一起供奉,混搭成堂,而且花三野仙长着修行年久心高气傲,从不会允许鬼仙来当堂主,甚至有些堂口里的仙家为了争堂主之位还打得不可开交,可纯粹的鬼堂口,我还真是第一次见,我这位师伯的胆子还真够大,也不怕被阴魂反噬要了自己的命……

    ;可他供这些东西有啥用?怪渗人的?

    童小珈道:;养鬼可比供花三仙来钱容易,请鬼上身可通阴阳两界,甚至可以利用心智未开的小鬼为你搬运钱财,只要你稍稍心术不正,不怕报应,要利用鬼仙发家致富简直是轻而易举……

    我听得入迷连连点头,竟忍不住佩服起童小珈的学识来。

    我又问:;可是陈道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