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姜鱼控制不住的走过去,把竹篮子放在旁边,拿出里面的小铲子便挖了起来。

    上面还好挖一点,可是到了下面,有好多细小的须须,只能仔细又小心的慢慢挖。

    足足等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姜鱼脸上又是汗又是泥,把自己抹成了个小花猫。

    ;我挖出来啦!

    想到什么,她把这个叫人参的东西藏在怀里左右张望,还好还好,姜杏并没有冲出来。

    不过,还是藏好一些比较好。

    姜鱼把人参放进竹篮子里,见周围长了不少反枝苋,他们这边土名叫野罐头菇的野菜。

    这种野菜可以长得特别高,可以焯水后拌凉菜,还可以做包子馅吃。

    捡着最嫩的顶端的叶子揪了几把,覆盖在人参上,姜鱼这才沿着之前的小路往回走,那条绿色的小蛇也早就不见了。

    到了岔路,选择另外一条,果然渐渐找到了原本下山的路。

    她一路走一路摘野罐头菇,等到了家,小竹篮已经装的满满的。

    ;小鱼,你上哪儿去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再不回来我就找你去了。

    姜泥鳅从地里回来,起初看见家里没人,小竹篮也没了,并没有太过担心。

    闺女是个闲不住的,以前就总是挖野菜去,天黑前自己就能蹦跳着回来。

    他在周围捡了点柴禾,结果姜鱼还没回,正打算上山去找找,她就回来了。

    ;爹,我去挖野菜了呀,你看,我掐了野罐头菇,咱们包野菜团子吃吧!

    ;行。不过今儿没空包了,明天爹给你包。你干妈给掰了点嫩玉米,等下煮玉米吃。

    煮玉米虽然好吃,但好好的玉米留着长大了、磨成粮食才更能管饱,放在别人家根本舍不得摘。

    也就是魏大花怕姜鱼成天吃野菜没啥营养,才给她掰了几个。

    ;玉米还能煮着吃?她没吃过,想不出那是啥味。

    姜泥鳅也就小时候吃过,成立生产队后,地里的庄稼都是大队的,谁要是敢偷就得挂着小牌牌游街。

    ;能,可好吃的,等会吃了你就知道了。

    玉米姜泥鳅已经剥好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玉米没有那么黄,果实也没有那么饱满,上头的玉米须也给弄的比较干净。

    对了,须须!

    ;爹、爹,等会儿你再做饭,你先进屋来。

    姜鱼拉着姜泥鳅把他拽进屋子,还神神秘秘的关上门。

    姜泥鳅有些好笑,难不成又捡着野鸭蛋了?

    只见她把小竹篮里的野菜全都抓进另一个小盆里,露出最里面的东西。

    ;爹,我在山上挖到了这个!

    看到姜鱼捧出来的东西后,姜泥鳅面色严肃了许多。

    ;给我看看。接过后他小心的端详,没有碰坏一根须子,激动的手都微微有些颤抖。

    这、这好像是人参啊!

    姜泥鳅小时候,他爹给他讲过关于人参的故事,这故事村里人都知道。

    据说有人就在他们村的后山上挖到过人参,然后拿去药铺卖,卖完的钱买了不少土地成了小地主,过上了吃喝不愁的日子。

    一些小孩信以为真,没少祸害山上的花花草草,但半点人参的影子都没见着,哪怕是指甲盖大小的。

    姜泥鳅也是其中的一员,还特地问过爹人参长什么样子的。

    后来长大后觉得那故事应该就是人编的。

    没想到他女儿有一天真的从山上挖出了很像人参的东西。

    ;闺女,你这在哪儿挖的?

    姜鱼也说不上来,就把下午遇见姜杏,觉得姜杏很烦人想要甩掉她,自己却差点跑迷路的事情说了。

    ;爹,我还记得怎么走过去,不过那周围没有这样的东西了。

    她下意识隐瞒了那个奇怪的梦。

    ;我觉得这东西可能是人参,不过爹也说不准。这样,等爹这两天忙完地里的活儿,再进城里问问,说不定卖了它,盖房子的钱就有了。

    姜泥鳅又叮嘱姜鱼这件事谁也不要告诉,在屋里找了半天,没找到木盒或者铁盒,便找了个不显眼的墙角,在地上挖了个坑埋起来。

    煮的玉米有种特别清甜的玉米香,嫩嫩的、水水的,吃起来并不像玉米面一样噎人,姜鱼特别喜欢,一口气啃了三个,又喝了碗野菜汤,直接吃饱了。

    听姜泥鳅说等玉米再长的稍微老一点,烤起来也好吃,她想起了烤鱼。

    ;爹,那我以后要吃烤玉米!

    ;行,回头爹给你烤。

    县城里,一辆小轿车在夜色中匆匆停在一家名为钱家医馆的后门处,惊的路过的行人频频张望。

    那可是小轿车呀,县里头只有县领导才能坐得了的东西!

    车门打开,一对打扮洋气的男女迈步下车,另外还有个瘦不拉几、对这对男女满面讨好的年轻男人,年轻男人示意他们就是跟前这家,赶在前头敲响了木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