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施老夫人带着家中的女孩们从广善寺回家来,一家人俱站在门首等着,见着马车驶入门停定,甜酿上前撩帘,笑嘻嘻的去扶施老夫人:;祖母。

    又问姐妹们:;姐妹们在庙里可住的好?

    施老夫人和几个女孩都下车来,见甜酿神采奕奕:;甜姐儿的病好全了?

    ;睡一觉就大好了。甜酿一手扶着自家祖母,一手牵着苗儿,;家中没有祖母和姐姐妹妹们,真是分外冷清,大伙儿再不回来,我都想再回寺里住了。

    施老夫人牵着她的手,笑吟吟的:;好孩子,不过是离了一两日,你就这样惦记。

    桂姨娘和田氏都热络迎上来,听得此言,田氏笑道:;这阖府上下,就数甜姐儿最懂事、贴心。

    ;可不,要我说,我这大孙儿和大孙女,都是一等一的好。

    云绮正和芳儿携手下车,听到祖母说话,心头颇有些不悦,暗自嘀咕一声,被芳儿听去,偷偷扯住云绮的袖子,宽慰她的不豫:;姐姐别恼。

    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进了正堂说话,斟茶布席,好不热闹,喜哥儿和小果儿绕着屋子打闹嬉戏,施少连也回来的巧,正是人齐的时候,屋里说的正是半月后的中秋节,要提前打点节礼,也要请两个伶人来家里说戏,喜庆一番。

    原来是前几日在寺里,施老夫人和赵安人、张夫人闲聊,说起逢年过节的庆祝,赵安人爱听曲听戏,又不爱去戏园子挤凑,常请伶人来家说戏,又说了好些有名有姓的伶人,大大夸赞了一番,施老夫人因此记在了心里。

    施少连一听,亦是点头:;既然过节,当然要热闹些,还有标船上送来的新鲜螃蟹,我去拿几筐回来,往各家送些,也让家里人尝尝鲜。

    田氏道:;老夫人要请伶人,那我也请两个弹唱说曲的,来席面上助助兴。

    既然说定,施少连连声吩咐人请账房孙秉老来筹备,要新鲜果品,也要好酒酥肉,席面最好摆在园子里,搭个小棚,一边赏月一边听戏,最好不过。

    孙秉老连连点头:;晓得晓得,就按大哥儿的意思办,正巧家里还收着几坛上好的金华酒,配螃蟹最是得宜。

    众人说过一番话,见时辰不早,田氏带着自家几个孩子就往后罩房去,甜酿陪祖母坐着说话,正瞧见苗儿出门前朝她回顾微笑,心知肚明,略坐了坐,也辞别祖母,往园子里去。

    苗儿正在荼蘼架下站着,不多时见甜酿来,两人携手在一处说悄悄话,苗儿问道:;人多不方便细问,如今身体可舒坦了吧?

    甜酿点头笑道:;姐姐莫紧张,我哪有半点不好的样儿。

    苗儿倒笑:;倒不是我多紧张,只是有人心里头挂念着,那日你跟大哥哥回的匆忙,他看在眼里,也有些急了,拉着我问来问去的,还说这几日况家小妹妹会去书院一趟,让你递个消息给他。

    况家小妹妹巧儿常跟母亲去书院给况学送衣送食,也常替几人传个只言片语,甜酿眼睛盯着地面,弯腰从地上捡起一片残花落瓣递给苗儿:;那就托巧儿把这东西送给他吧。

    苗儿笑:;这是什么意思?我可不懂了。

    甜酿捏着那衰败的花瓣微微一笑:;就跟他说,他若不明白,以后就再也别来见我。

    言语说完,辞别苗儿,自己分花拂柳,回了绣阁。

    流光易逝,转眼中秋佳节在即,施少连吩咐人往生意往来各家各处,又往张、况两家亲家都送了螃蟹和新鲜果品,又特别吩咐人,叮嘱了几句,抬着一箩螃蟹和几盆名贵艳菊送去了赵安人家。

    赵安人看着门房送来的礼品,颇有些捉摸不透:;谁家送来的?

    ;是哨子桥的施家,家里两个小厮抬来的,说是前几日他家老夫人听得安人团圆节里爱热闹,要布席,正逢家里船上送货来,不是什么稀罕物事,只图个新鲜,请安人笑纳。

    赵安人看着地上的东西,和身边婆子说话:;这好端端的...家中哪里缺这些东西,平素也无来往,这如何能收。

    窈儿正拎着只螃蟹腿儿:;娘,这螃蟹好肥,你前几日不是唠叨买的螃蟹鱼虾都不如金陵的好么?这下倒有好的送来了。

    又去看那菊花,粉蕊紫瓣,淡雅高洁,是外头少见的品种,窈儿笑道:;这花我喜欢。

    赵安人亦看看送来的东西,礼节上不高不低,又顺应时令,恰到好处,心头也是满意,让人收拾回了厨房,笑道:;这施老夫人,瞧着慈眉善目的,倒是个通透人。

    身边伺候的嬷嬷笑道:;这施家铺子生意做得也好,前日里老身去买绒线,正去了他家,各色各等,应有尽有,里头人也多,应酬的伙计半点也未不耐烦,还送了老身一两的线。

    赵安人;哦了一声:;只听闻他家开了个生药铺子,如何又是绒线铺又是标船,到底做的是什么营生?

    恰好那走街串巷,通达人群的梳头婆子也在,笑呵呵道:;听闻这施家是做药材生意起家的,后来开了好大间的生药铺子,还请了大夫义诊,生意兴旺的不得了,后来又连接开了绒线铺,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