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到了开文府地界后,萧煜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到了这里,接下来的路就比较好走了,再则开文府也是个大城市,在这里相信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因为开文府中也有不少百姓,为了不骚扰到百姓,所以军队行进的速度不再像之前那么赶。

    一直到第二天,萧煜等人才到了开文府城门下。

    原本萧煜打算直接去开文府修整一天,结果刚到城门口,就看到有一队骑兵正在门口等候着。

    为首的一人,是一个二十多岁左右的年轻小将。

    这人年纪约莫二十四岁,剑眉星目,刀削般的脸庞有一丝沧桑,想必是长期镇守北境的结果。

    那年轻人驱策马匹,快步到萧煜面前,上下打量一下他之后,拱手问道:;阁下莫非就是骑都尉萧煜?

    ;正是在下,不知道阁下是?萧煜回了一礼,好奇的问道。

    ;在下昭武校尉殷元。年轻武将说道。

    殷元?

    萧煜眉头微皱,陷入了思索之中。

    而后,他心里一动,有些震惊道:;你莫非就是郧国公的儿子殷元?

    ;没错。年轻武将点了点头。

    萧煜眼角一抽,好家伙,这又是个名门之后。

    郧国公,名叫殷开山,唐朝开国功臣、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武德五年病逝于讨伐刘黑闼的途中,追赠他为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爵封郧国公。

    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最早去世的一位。

    殷开山辅助过李渊、李建成还有李世民父子三人,不过最得他忠心的还是时为秦王的李世民。

    也恰恰正是因为他在李建成手底下呆过,所以他后来没少帮李世民从李建成的太子府邸拉拢人。

    像后来在玄武门事变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张士贵、常何,就是他亲手拉拢到秦王府的。

    因此如果要说玄武门事变前期准备工作中,谁是最大的功臣,那无疑是殷开山。

    殷开山虽然没有熬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成功,登基为帝,改元贞观的那一天,但这并不影响后来李二陛下亲自将他选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

    殷开山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也可能是他不喜欢造小人,所以到死的那天,他都是没有子嗣。

    但是殷家诺大的家业还得继承,最后殷家的几位族老就想了个办法,就是将殷开山的弟弟殷秦州的儿子过继给他。

    这个儿子,就是殷元。

    按照不正规史记记载,殷元后面继承了郧国公爵位,官至文州刺史。

    而且,关于殷家,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小插曲。

    西游记》中曾讲到,陈光蕊考上了状元后,当朝宰相殷开山看中了他的才华,于是将自己的女儿殷温娇嫁给了他。

    在陈光蕊和殷温娇夫妻二人去江州赴任的途中,陈光蕊被人所害,殷温娇也被恶人所霸占。

    为了肚中陈光蕊的孩子,殷温娇忍辱活了下来,等孩子出生后就将他放入江中,任其随波漂流,后被金山寺法明和尚所救,取名江流儿。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唐玄奘。

    当然,这连野史都算不上,完全就是小说杂谈,因为玄奘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和殷开山扯不上什么关系。

    萧煜在打量他的时候,殷元同样也在打量他。

    之前他就收到消息,之前在长安风头正盛的萧煜会来开文府助他,对此他是有些不屑的,一个只上过一次战场的人,有什么本事能帮助他?

    不过军令如山,既然皇帝陛下和大将军都下了命令,殷元心里就算再不服气,也只能出城相迎。

    ;萧煜见过世兄。萧煜拱手说道。

    殷元年纪比他大,而且镇守北境多年,在年轻一辈中威望甚高,自己叫他一声世兄,也不算吃亏。

    ;你的名头我也早已如雷贯耳,现在你我是并肩作战,所以彼此之间不用太客气了。殷元很会为人处世,他纵马到萧煜身边,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

    看到殷元将姿态放的这么低,萧煜心里不禁生生出了几分好感。

    来开文府之前,他还有些担心,怕殷元这位年少成名的小将不会服他,两军之将不和的话,这对于接下去的战争可是很致命的。

    不过现在一见面,这种顾虑瞬间就被打消了。

    殷元虽然年纪轻轻便有着不俗的成就,但是他却依然脚踏实地,完全没被现在的成就冲昏了头脑。

    ;大将军有凌,要我在开文府静候着你到来,等你来了之后,直接绕道开文府北上。殷元小声说道。

    ;现在就走?世兄,恕我直言,这几天我们一直在长途跋涉,路上也没好好歇息一下,你看看我身后这些卫兵…还有战马,都是无精打采的,恐怕经不起长时间赶路了。萧煜苦笑道。

    ;这点你放心,我也考虑到了,在往前走大概五十里左右,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