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8975/532378975/532379817/20201207163000/css/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    “我们的平西抗日根据地,虽然屡次面临鬼子的扫荡,但是,群众基础还不错,而且是在山里,非常方便转移。”制定出来了行动路线之后,队伍加快了速度,昼夜兼程,同时,赵秀红也开始给秦宝山介绍了路线。

    和秦宝山计划走的路线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根本就不会看到北平城的任何轮廓。

    就像是后世说,我去过北京一样,实际上,北京这个国际大都市,半点都没有看到,就是在六环的边上绕了个圈而已,看到的都是田野,过了田野,甚至还有山区,根本就看不到半点城市的样子,完全就像是个普通的农村一般。

    秦宝山的愿望是无法达成了,因为赵秀红根本就没打算让他们靠近北平城。

    北平城,在后世也就是在一环左右,毕竟当初北京开始拆城墙的时候,一环路就是在城墙的内墙上的。

    现在呢?赵秀红是要让秦宝山去六环之外,甚至是大七环啊!

    赵秀红根据秦宝山的说法,制定了行动路线,一路几乎走的都是根据地,游击区,不经过天津,也不经过北平,直接就穿插到了平西抗日根据地!

    “那我还要和熊正接头呢。”秦宝山说道:“我必须要去北平城外一趟。”

    不去城外,怎么找机场?怎么炸轰炸机?

    “我们可以交给平西根据地里面的情报员来完成,我们相信,他们是能完成任务的。”赵秀红说道:“而且,他们说不定还会认识,毕竟,这支根据地的部队里面,有不少的爱国青年学生的。”

    听到这个介绍,秦宝山也来了兴趣:“抗日的学生?”

    当鬼子入侵之后,虽然占领了中国,但是,到处都有不甘心成为亡国奴的人,开始组织起来了一支支的游击队,开始了可歌可泣的战斗,因为太普遍,太多了,所以,就连秦宝山也不能完全了解。

    哪怕是在北平,在鬼子的心脏附近,也是有一支游击队的。

    当年,卢沟桥事变后,鬼子占领了北平和天津,没多久,在北平近郊及西山一带迅速出现了一支抗日游击队。这支队伍和其他的不同,他们戴着红兰袖箍, 自称为国民抗日军。表面看起来是他们自发组织的一个武装力量,其中有不少的青年学生,就被老百姓叫做学生军了。

    当时的情况下,农民对这支部队也是相当的支持,纷纷报名参加,这支部队迅速发展壮大,成立了三个总队,一总队南下门头沟、长辛店,二总队驻温泉,三总队东过清河,部队发展很快,迅速地增加到了3000多人。

    同时也就成为了鬼子的心腹大患,他们把这支部队叫做西山赤匪,显然鬼子也是知道的,这样的一支部队,必然是有八路军的影子在里面的。

    后来,随着鬼子扫荡的加剧,这支部队中的不坚定的分子纷纷离开,人数规模缩小,也跟着转移离开,前往冀东地区了,直至到了1938年,重新被整编成为了晋察冀军区五支队的这支部队,重新回到了平西,建立起来了五分区政权,和冀东根据地遥相呼应。

    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平西抗日根据地迅速地发展壮大,在北平西部的山区里面不断地活动,逐渐地扩大起来了根据地。

    赵秀红的意思是很明显的,就是要确保秦宝山等人的安全,他所说的接应熊正的任务,也可以帮助他完成。

    这样一来,秦宝山再也没有什么话可以说的了。

    毕竟,他们这支队伍,可不仅仅有战斗人员,同时还有技术人员,不少的工匠是跟着秦宝山一起出来的,总不能让那些工匠受到什么伤害。

    沿途必须要稳妥起来。

    “没错,就是抗日的学生。他们的司令赵同志,好像也是清华的学生。”赵秀红说道:“等到我们去了平西根据地再说吧。”

    日夜赶路,骑兵马快,走了几天之后,终于来到了平西根据地。

    为了保护好秦宝山等人的安全,所以,并没有提前透露秦宝山的行踪,到了根据地的时候,赵秀红才和对方接上了头,得到了消息之后,根据地五支队二营正在附近,营长陈大凡立刻就迎接了出来。

    果然没错,这名陈大凡,看起来就像是个白面书生一般,他的一举一动,都显得非常的秀气,和那种三句话带一个脏字,动不动就骂他奶奶的李云龙是完全不同的。

    “您是卡拉同志?真没想到,卡拉同志居然来我们这里了。”陈大凡一脸的羡慕:“卡拉同志,您在白洋淀那一战,真是打出来了威风,那么多的小鬼子,都被你们给炸死了。”

    听到这话,秦宝山脸色顿时就是一变:“你是怎么知道的?”

    秦宝山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有关他的事情,是不能随便透露的,这名陈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