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夜色蒙蒙亮,天边泛起鱼肚白。

    辽原旷野上,诸葛亮骑着绝影纵马奔驰,身后跟着一支不足五十骑的队伍。

    ;将军,咱,咱何必这么赶呢?此时又没有敌情,兄弟们都疲累不堪了,让兄弟们先休整一下再走不迟啊。昌务一脸是血,身上盔甲均破,衣衫上也满是刀创和褶皱。

    轻骑一攻下汶阳,诸葛亮只粗概地统计了俘虏和斩首的人数,便率军赶回琅琊。

    此时,诸葛亮身后的士卒们,干净的衣袍还未来得及换上,就连用清水洗把脸的功夫好像都没有。

    诸葛亮骑在马上,看着身旁的昌务一脸血渍,嘴角浮现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小昌,你现在是本将的副官,要学聪明点,不是已经给你说过了么?每迟一刻,对我们在薛县、汶阳的守军兄弟都是多了一份危险。

    薛县和汶阳都是新占下的城池,人心本就不稳,若是再有居心叵测之人居中挑拨,聚众闹事,很容易便会出大乱子,因此我们必须马不停蹄地赶往琅琊,让使君早日派将士开进薛县和汶阳城。

    昌务听着略微点了点头。

    诸葛亮说完,手上鞭子一拍,胯下绝影便飞速朝前奔去。

    昌务啊,你小子怎么就这么单纯呢?这么简单的道理想不明白吗?

    咱们把脸洗干净,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赶回琅琊,和遍体鳞伤,血污满身,衣衫铠甲破碎地回去,哪个更让人震撼?

    诸葛亮在心底嘀咕着,两腿一夹马肚,朝前绝尘而去。

    ……

    晨风徐徐地吹来,诸葛亮眉上的发丝也随风飘荡。

    诸葛亮隔着朦胧的雾气,远远便看到一座巍峨高大的城关矗立着。

    ;将士们,打起精神来,咱们到琅琊了!咱们连立两功,使君自然免不了又要封赏!弟兄们加把劲,马上就到家了!

    星夜奔驰,诸葛亮麾下的骑兵们早就精疲力尽。

    此时诸葛亮一声令下,身后的骑兵们好像打了鸡血似的拼命往城门拍着马。

    原本出城时的300轻骑,薛县一战,折损了三十骑,得胜后,诸葛亮留下不足100骑守备薛县。

    剩余的200骑随诸葛亮攻往汶阳,在汶阳山谷,诸葛亮麾下骑兵分为三队,战后,谷口的两队100骑伤亡较小,谷中一战颇为惨烈,诸葛亮所率的100骑无一人不负伤。

    等到彻底攻下汶阳,这两番交战下来,200轻骑阵亡五十一人,折损马匹一百二十六匹,诸葛亮留下100骑驻守汶阳城,自己率领着不足50骑星夜赶回琅琊。

    马蹄奔腾间,诸葛亮已率领着轻骑赶至琅琊境内。

    300轻骑披星戴月而出,如今归来时只有寥寥50骑,轻骑军踏入开阳城时,立马引起城中百姓们的围观。

    只见队中的将士们遍体鳞伤,拖着疲惫不堪身躯无力地骑在马上。

    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看看着骑兵队伍慢慢往城北大营行去。

    ;哎呀,看看,都是年轻的小伙子,多可怜啊。

    ;是啊,这是又打了败仗了么?

    ;唉,小伙子,可怜那,浑身是血的,都是爹生娘养的,怎么忍心哦。

    ……

    围观的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些人已经挎着竹篮抱着瓦罐走出围观的队伍。

    看着百姓们围在队伍周围,手中不停地递上一块面饼,一碗茶汤……

    诸葛亮骑在绝影上,眯着眼看着眼前的情景。

    ;这就是箪食壶浆么?

    诸葛亮目光流转,忽然看到一个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棍走来,老人身边像是儿媳妇模样的妇人正给老人手中的泥碗倒上茶汤。

    老人拄着拐棍,步履蹒跚地走近队伍,手中颤颤巍巍,泥碗的边缘不时洒出汤水。

    ;来,来,小伙子,解解渴……

    老人干涸的嘴唇颤动,发出一声苍老的嗓音。

    老人心满意足地看着面前的年轻士兵将泥碗中的茶汤一饮而尽,拄着拐杖笑地满脸皱纹。

    诸葛亮看得心里一酸,不忍再看,急忙一抖马缰,口中催促一声,;驾。

    ……

    城北大营戒备森严,辕门外的两队卫兵正交叉着巡逻。

    一阵清脆的马蹄声传来,诸葛亮已率着骑兵奔到军营前。

    ;诸葛将军回来了!诸葛将军回来了!

    巡逻的卫兵看到诸葛亮率军归来,急忙呼喊着往营里奔去。

    西面的营盘里应声走出一位满面胡茬的男子,那男子正一边合着衣领,一边系着束腰,往诸葛亮面前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