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没闹,我就想自己开火。”于晚秋神情越发郑重,“而且,我只是通知你们一声,不是征求你的意见。”

    她都这样说了,顾今朝还能说什么,只能气哼哼撂下一句,“随便你!”

    这事就这么简单成了,于晚秋心头轻松了几分。

    刚刚下过雨,上午干的是田里排水的活,下午没什么事队里便放了假。

    趁着空闲,几个女知青约着去了供销社,屋里又只剩下于晚秋一个。

    趁着没人,正好方便研究商城的事。

    分了灶,以后吃什么东西就自由了,她手上只有粗粮,这东西隔三差五吃一顿行,天天吃就不那么美妙了。

    于晚秋唤出商城,进入了页面,一页页置换信息浏览下来,让她有些失望。

    她现在手上的东西好像并没有什么市场。

    就在她焦虑时,页面一角吸引了她,那里有个新的链接,发布置换信息。

    点击后,出现了信息输入页面,于晚秋想了想,发布了一条用粮票换油的消息。

    刚刚她做菜时就发现,油坛只剩下个底,他们已经要没油吃了。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首先要保证的就是食物的充足,至于其它的需求,都要排在后头。

    发布好后,于晚秋就静静等待,不知是粮票这个东西没人要,还是怎么样,一直也没有消息,等不及,于晚秋再次发布了一条。

    ——口红换大米。

    口红是用过的,也不值什么钱,但于晚秋想,这东西在现代没人要,但在别的时空也许有人看的上也说不定啊!

    毕竟这是时空商城,万一对方感兴趣呢!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于晚秋洗了头,又洗了被子,这才听到叮咚一声。

    她的求购终于有回应了,一市斤的粮票换了一桶1kg的金某鱼。

    看着这熟悉的品牌,于晚秋的心砰砰跳的飞快,但也只是片刻,随即又有些惆怅。

    即便对面可能是曾经生活的世界,但隔着的却是整个时空。

    重重叹了口气,于晚秋也只能接受现实,又是叮咚一声,另一条换购也有了回应。

    半管口红竟换来了十斤的大米!

    于晚秋激动的脸都红了,这下暂时不会断粮了。

    于晚秋把米和改头换面的油放好,看看时间,已经下午四点多,知青点就两个灶,于晚秋打算趁着她们没回来,先把晚饭做了。

    去菜地拔了几棵葱,于晚秋和面烙了几张葱油饼,自己吃完,把剩下的放在小筐里。

    这种小筐没有拎手,专门用来装面食,于晚秋在筐上盖了块布,打算给她的救命恩人季淮南送去。

    小说里对季淮南的描述不多,只知道他们家被打成走资派,全家下放到田坝子村,一家四口住在村尾的破房子里。

    季父下放两年就因病去世了,没过两年,一个下雨天房屋塌了,季母和小女儿也去了,留下季淮南一个,在消沉了一段时间后,也彻底消失无踪。

    书上说,有人说他死在了外头,有人说他后来平反了,当了大官,当然,这些也不过一笔带过,不足为据。

    于晚秋抱着篮子出门往季家去,知青点和季家都在村头,不过不是一排,走个五六分钟就到了。

    季家的院子很小,两间低矮的破草房看上去摇摇欲坠,门窗都开着,于晚秋站在院门口喊人,“季婶儿!”

    听到声音,一个短发的中年妇女走出来,看到她显得有些意外,“是于知青,有事吗?”

    于晚秋和他们没什么来往,或者说村里人和季家都没什么来往,季淮南也没有把他救了于晚秋的事情跟季母说,所以季母对她的到来很奇怪。

    于晚秋笑笑,“我晚上烙的饼,给你们送几张,那天的事还要多谢季淮南。”

    季母闻言愣住,“什么事啊?”不过她很快反映过来,觉得让人站在门口不太礼貌,笑着道:“于知青要不进来坐会儿?”

    这话也只是客气,其实季母也没想于晚秋真会进来,毕竟村里人都很少跟他们家来往,更别说这些知青。

    不过事情很让她意外,于晚秋应了声跟着季母进了屋。

    季家的屋子比知青点还差远了,棚很矮,墙都裂了缝,不过打扫的很干净。

    季母给于晚秋倒了水,“于知青喝点水。”

    于晚秋接过,抿了一口,水有点甜,应该是放了糖。

    “谢谢季婶儿。”

    于晚秋把手上的饼筐递过去,“这是葱油饼,给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她对自己的手艺还是很有自信的,从前别人都说,她的手艺开个小饭店肯定客似云来。

    季母掀开布帘看了眼,金黄的饼子上面点缀着绿色的葱花,看上去就松软好吃,季母忙把筐推了回去,“于知青太客气了,这饼你拿回去自己吃。”

    这年头细粮金贵,知青们日子也不好过,也就逢年过节才吃点细粮,她怎么好意思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