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小姐,老爷回来了!”敲门声响起,付安在门外嚷道。

    付疏开门出去,就见苏凡带着两个衙役抬着草席进院子。

    苏凡见到她,拱手道:“公子连夜从临县请来仵作,今日一早验完便给付小姐抬回来了,怕误了付老爷下葬。”

    “付疏谢过苏大人和几位差爷。”付疏颔首道谢,然后吩咐付安:“付安,带差爷去祠堂,让大师兄和五师弟为父亲更衣。”

    “是,小姐。”付疏让葡萄给衙役每人一吊钱,付安才带着他们把付天成的尸身抬去祠堂。

    看人走远,苏凡才说:“付老爷死于刀伤。”

    “果然如此。”付疏眼神黯了黯,又问:“可能看出是何刀?”

    “长四尺三寸,窄刃,可为匕首,或为……”苏凡看了付疏一眼,没把话说下去。

    “或为削肉刀。”付疏垂眸道。

    削肉刀,刀如其名,为专门拆骨剔肉之用,锋利异常。

    削肉刀的来历,要追溯到十九年前。

    宣正六年冬,西南王郑九通造反,宣正帝派忠武侯前往蜀地镇压。忠勇侯喜食珍味,皇帝为表重视,特命当时风头正盛的御膳房掌厨付天成随军。

    蜀地冬季潮湿阴冷,当地盛产番椒和花椒。付天成走水路至此,见岸上纤夫渔夫用热汤煮鱼虾蔬菜,尝试之后大呼妙哉。后研究三月有余,将番椒、花椒、藿香、肉蔻等十余种辅料用牛油和菜油熬煮,制成麻辣鲜香的火锅,深得忠武侯喜爱。

    而剔骨刀,就是付天成为了肉类剔骨更精细,切出来的肉片更薄更易熟,亲自锻造的厨用刀具。刀长四尺三寸,刃窄,刀身精巧,薄如蝉翼。

    六年后,忠武侯大捷归京,将火锅做法带回京城,宣正帝大为赞叹,赏付天成纯金打制的剔骨刀,题字天成味,就是挂在饭馆门匾上的那一副。

    彼时付天成爱妻丧期未过,他辞官隐居蜀地,剔骨刀只他一人懂锻制使用之法,连皇上赐的金刀,也不过是照葫芦画瓢之作,毕竟谁也不会真的拿御赐金刀切菜做饭。

    话虽如此,剔骨刀却也不是完全无处可寻。

    付天成收徒后,每位徒弟配一把削肉刀,与剔骨刀长度相仿,窄刃,只是比剔骨刀略重略厚,虽无法达到削铁如泥,却仍是剔骨削肉的利器。

    《天成味》之所以价值连城,据说除了有付家菜谱之外,更重要的,是里面有剔骨刀的锻造之法。

    只是如今付天成已死,《天成味》被盗,里面是否真的有剔骨刀锻造之法,根本无从考证。

    “节哀。”苏凡看着眼前女子纤弱却直挺的脊背,心生怜意。

    付疏看他一眼,扯出一个淡笑:“无事,我现在并无资格悲伤。”

    苏凡不解:“小人愚钝,请付小姐解惑,何时才算有资格?”

    付疏眼神中透出冷意:“待杀父仇人血债血偿之时。”

    “付小姐请放心,公子定会为付御厨讨回公道。”苏凡抱拳,看那两个衙役已经回来,对付疏说:“我等还要回去复命,就不叨扰了。”

    付疏点头:“我去看看父亲,今日之事,还要谢谢苏大人和苏侍卫如实相告。”

    送苏凡出门后,付疏直径走到祠堂,此刻付天成已经换好寿衣,躺进早就准备好的木棺里。

    尹亮和俞挽舟跪在一旁,往炭盆里面续着纸钱。

    葡萄,付安和王大娘也跪在后面,默默地抹着眼泪。

    付疏走进去,见祠堂里只有这么几个人,冷声开口:“其他人呢?”

    付安止住哭泣,低头回道:“几位少爷称伤不来,肖小姐……她在照顾齐少爷。”

    “家主新丧,就是临盆妇人也不敢私自逃避守丧,他们倒是会摆架子。”付疏冷笑一声:“罢了,这少爷小姐他们不想当,非要当奴仆,那就如了他们的意。付安,带着王大娘,一个一个地给我拖出来,谁不从,就给我送去官府,告他一个奴大欺主。”

    “是,小姐!”付安和王大娘应道。

    “等等。”付疏又说:“齐志杰和肖雨歌,就不用叫了。”

    “是。”

    没一会,付安和王大娘带着林茂、胡大勇和刘守仁来到了祠堂。

    几人看见付疏,纷纷怒目圆睁,活像看个杀父仇人。

    “付疏,你这是何意!”胡大勇一见到她就开口质问。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几位连为自己父亲守孝都做不到,有什么资格和我以师兄妹相称?”付疏冷哼一声:“我不过是在教育自家家仆罢了,叫你一声四师兄,难道还真就忘了自己的身份?”

    胡大勇瞪了瞪眼睛,不知该如何反驳,倒是林茂出声询问:“那为何只有我师兄弟三人?二师兄和小师妹呢?”

    刘守仁听他这话皱了皱眉,冷哼一声。

    付疏淡定回答:“二师兄帮父亲保管卖身契有功,父亲早就为他销了奴籍,现在已经不算付家家仆。如今父亲亡故,二师兄毫无私心,将卖身契交付于我,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