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玄奘被两个徒弟救出来后,急忙问道:

    “你两人怎么处置那妖精的?此番如何救我脱苦?前后可有伤生害命?”

    悟空于是将护法伽蓝、太白金星相助与请灵吉菩萨降妖的事情陈述一遍。

    三藏听后感激之不尽,径去一旁叩首礼拜不提。

    他兄弟知玄奘久饿难以行路,遂与逍遥子商量歇息片刻养养精神。待得到朱小杰允准,便把洞中素物清点出来,简单煮些茶饭,陪三藏吃完启程。

    而后师徒四人,脱难前行也算顺利。

    小半月后的一日,终行过八百里黄风岭地界。

    再西进,眼前却是一脉平川之地。

    光阴迅速,历夏经秋,见了些寒蝉鸣败柳,岁月西流。

    正行处,远远见着道大水狂澜,浑波涌浪。

    三藏在马上呼道:“徒弟儿,你们看那前边水势宽阔,怎不见船只渔叟?我们当从哪里过去?”

    八戒遥遥望上下游一眼道:“师父,这儿果是狂澜无际,眼见着便无舟可渡哩。”

    行者却更负责些,一跃而起便腾在空中,手搭凉篷细瞧,却欣喜道:“师父啊,真是个好运气,在往上游些,水窄处儿有桥!看样子人影绰绰,却还没完工哩!

    若没这桥儿,这河可要截断东西往来,拦阻去许多人哩!

    只有似俺老孙这类腾云驾雾的,才能无阻。

    那些凡人走卒,便有千分难渡,万载难行。”

    朱小杰听说这儿真被那家伙整出个桥,目光当即一闪,想了想却没多说。

    三藏听闻有桥就是欣喜,而后想到暂未完工,便忧虑道:“悟空,我看这顺流望去可谓一望无边,却不知有多少宽阔?”

    行者道:“俺粗略看看,怕径有八百里远近了。”

    八戒道:“哥哥也没个尺子器具,怎可以定远近之数?”

    行者道:“不瞒贤弟说啊,俺老孙这双眼睛,白日里可看千里路上的吉凶。

    却才在空中俺看出:此河上下不知有多远,但只见这最阔的径过,足足有他八百里呢。”

    玄奘微微叹息道:“真难为这方善众了!

    想我幼年懵懂时,便曾听法明师父传授‘人定胜天’的道理。

    起初我有些儿不服,需知天地浩瀚,人力却渺小单薄,岂能得胜?于是我便硬凭着口才诡辩,拿些歪理旁证辩驳,气得他挥舞僧鞋,追打我老远。

    而后我在大唐生活多年,前后见惯勤劳自强。如今听悟空说到这桥,我才恍然开悟其中深意。

    真所谓‘愚公移山’,又有‘人心齐泰山移之说’,果然不假!

    此造桥者功德无量,诚可尊、可敬、可佩、可叹、可以为师。

    西行一路,历尽千山踏遍万水。虽然辛苦,却可以磨砺心性、増广见识、完善佛法,此行必需,必须!”

    正说处,八戒无意回头,忽然看见岸上有一通石碑,便吆喝着大家来看。

    三众齐到碑前,只见上面刻有三个篆字,乃‘流沙河’。

    石碑腹上,又有小小的四行真字,云:“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师徒们正看碑文,忽听一旁有过路搭讪:“几位长老是想过河去吗?请随老妇来!”

    悟空闻言,当即回头,眼中金光一闪,却现这个确是位凡人老妇。

    于是大圣忙拱手赔礼道:“女菩萨莫怕,俺刚被你说话吓了一跳,才冒昧惊扰。

    你别看我长得怪啊,可我却是个好人,不做坏事的!”

    八戒赶忙也收起恶相,傻笑着附和:“正是,正是!女施主莫怕,我也是好人,有个好脾气,怀了善心肠。”

    那妇人见了这俩“怪物”却不以为意,只温和摆手道:“无妨!无妨!看人怎可以只看外表?

    谁的样子不都是老天爷给的?由不得咱自己选去!

    只要你心中良善,那你便是美的。

    但凡谁心有恶,那他却才是丑的。

    莫要担心,我不害怕,一点也不怕!

    你两个娃娃啊,想是在别处受了不少委屈,才至于今日开口便就是解释澄清,可让老妇人心疼得紧了。”

    玄奘闻言,当即翻身下马,认真理衣正帽,方才恭恭敬敬对老妇人行礼,赞道:“女菩萨虽未念佛,却开口便有佛祖慈悲。

    贫僧曾有‘见佛拜佛,遇塔扫塔’之宏愿,眼下不可不拜!”

    那老妇人被这和尚的大礼吓了一跳,赶忙扶着他道:“大师谬赞,我就是一介乡野愚妇,甚至连文字也识不得几个,更别提什么诵经礼佛了!

    各地风俗不同,我们这儿人人都是如此,你要总拜,岂不是走不成路了?”

    三藏闻言,便更惊讶,叹道:“人说上古尧舜禹汤时民风淳朴,不料在这凡世中却有缘得见,真乃福气!福气尔!

    此番还要劳烦菩萨辛苦,为我开解开解其中道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