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晚唐儒主王师范新传》是一本反应晚唐五代时期的小说,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战争频繁。提到战争,绕不过的话题就是军队那些事,像历史中军队是如何编制的、他们是如何打仗的,和影视剧中一样吗?

    现在本书已经更新到十六章,细心的书友估计已经发现,南楼在这些章节中对选兵、编制、行军、作战以及军职体系的命名都有细致的介绍。

    首先,说说书中破浪都的最初编制,这个方面南楼是有精确计算的,依据的是杜佑所著《通典》中引用的《李靖兵法》相关记述。唐到五代之间军事制度是有变革的,但大体上是在唐代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南楼在军队编制方面用了标准唐军编制,当然,辎重兵部分一笔带过了,说的主要是战斗兵这部分。

    具体谈谈兵力构成,据《通典》所记,一支2万人的部队,战斗兵力14000人,占总兵力的七成,而战斗兵中弓弩兵共4200人,占战斗兵的30%,突击兵及机动兵各2900人,各占21%左右,可以按20%算,书中这部分对应的就是重步兵和跳荡兵,骑兵4000人,占比近30%。

    这个军队编成,体现了唐军的四个主要特点:第一,骑兵比例大,咱们书中交代了,这是盛唐的事,晚唐已经发生变化了,变化的原因书中都有细致分析,感兴趣的书友可以回头重看一下。根据骑兵的情况,自然战术上就有了奔袭和追击两招,后面会有情节描写的。

    第二,重视后勤保障,这方面现在虽然略写,后面会具体描写王师范搞的内政建设,就是为了战时的后勤提供保障、铺垫。

    第三,重视远程与近战兵种间的配合,也就是书中的步兵队和弓弩队间的配合,书中有描写。像弓弩兵在接敌多少步时放箭弩,20步时换刀近战,随步兵一起突击,这些细节都是来自《通典》描述的唐军实际作战情况。

    第四,重视战场变化,这部分书中突出描写王灵的轻骑哨探是具体如何哨探的,就是强调对战场的把握,当然,不是说有了周密哨探就不会遇到突袭,毕竟战争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咱们描写王师范遇险时就没提为什么王灵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敌情,这是很正常的,而且这样看着也有意思。

    其次,这一时期行军、扎营、对战是注意阵势的,书中在王师范赴任博昌县的路上就描写了具体如何行军、扎营,这也是按照《通典》所记描绘的。

    最后,谈谈军职,这方面晚唐五代及后来的北宋是有细微变化的,为了让书友看着不那么乱,南楼就选取主流军职体系,就是书中王师范与刘鄩对话中详细介绍的,从低到高依次为伙、队、都、营、军、厢,厢满编就是二万五千人,和唐代一般独立作战的二万人编制相当。当然,南楼在书中也会加一些变化,省得书友们审美疲劳。

    再补充一句,书中写的着甲比例也是按照史实记载来写的,当然,后面为了突出主角,会为王师范设定精锐部队,标准上超出一些,而这些精锐部队的主将,此中少凡人,不知道书友们是否喜欢,南楼是想给王师范打造明星战团的,但大家不用担心,南楼是会按照历史的脉络来写,让他们有加入王师范麾下的逻辑性、可能性、合理性,不会用“主角魅力无边,天下英雄自来相投”的快递式名将预约,否则主角的对手不就弱爆了吗?一边倒的情况也没意思啊,是吧?

    结尾,按照惯例,插播一段催人泪下的感谢,“又帅又小坏”的王师范感谢书友:比较爱好、我可能是个假人吧、荔霸霸幻星霓、书友20201210等为本书投下的宝贵推荐票,感谢你们!这个绝对没有演!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