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似再作戏谑后,便轻声说道,“恕我愚钝,子瑾之言,我不甚明了,愿闻其详。”

    “呵,乃是我疏忽了。”

    告了声罪后,郑璞冁然而笑,“我如今本部兵马详情如何,竟忘了知会安岳兄。”

    言罢,便招了招手,让不远处的扈从将温好的马奶酒送来,递给州泰一囊,轻声慢语的边饮边解释。

    本部兵马不足两千五百人的郑璞,归来汉中郡后,丞相允他可扩军至六千步骑。

    其中,妻兄张苞尚未建立好的甲骑,并不算在内。

    剩下需要补充的三千有余士卒,丞相本想让他皆招募新卒,慢慢演武训练。

    兵源,乃是从巴西太守吕乂今岁所募取的五千賨人中挑选。

    但郑璞觉得,一下子多了如此多没有见过血的新卒,恐会影响本部兵马的战力。

    哪怕训练一二年,都无法媲美老卒。

    且好刚用在刀刃上。

    丞相给他调拨了五百重步甲胄,日后再度临战时,也必然会充当大军攻坚或扼守前部的职责。招募太多新卒,会降低军中士气及战力。

    是故,在丞相将州泰调入他麾下后,他便再度求得了丞相的许可。

    将主意打在了,先前随着州泰投降的千余魏军上。

    先前司马懿别遣州泰救援西城,授予的两千士卒堪称精锐之师!

    如今被大汉遣入沔阳铁矿及军械署当苦力,也有三年之久了,无论脾气还是对逆魏的忠诚都磨得七七八八。

    如果让旧日的上官州泰,前去招募他们,或许能让他们愿意为大汉而战。

    毕竟,能堪称精锐的士卒都有点傲气,比起此生埋骨于铁矿中,相信他们更愿意战死在沙场上。

    至于州泰能不能压制,避免他们临阵倒戈嘛......

    郑璞打算将州泰原先的两百余部曲归还,且还将如今的玄武军彻底打散了,形成“魏降卒、新卒及老卒”混编的局面。

    让每一什、每一伍都有老卒在,以老卒带新兵的方式,迅速提升战力。

    这是郑璞给州泰的选择之一。

    如果他愿意去说服那些魏降卒效力,那么,郑璞会招募新卒凑够足额六千,且将两千兵卒交给他督领。

    如果他担忧日后那些魏降卒出现纰漏,给他仕途带来不良影响,郑璞也不勉强。

    为了保障战力,直接再招募够五千士卒便完事。

    自然,授给州泰的本部也将缩水为千人。

    因为张嶷所领的玄武军将扩军至三千兵卒,郑璞的亲兵卫也扩展至五百人,而另外五百重甲步卒因为特殊战法的干系,将独立成别营。

    “安岳兄,实不相瞒。”

    一番口干舌燥,郑璞解释罢了,便轻轻谓之,“非是我有意刁难于兄,不愿招募太多新卒,委实是时不我待。如今骠骑将军已然在讨伐参狼种羌,为我大汉解决进军凉州的后顾之忧。如若无有意外的话,丞相明岁初便对凉州用兵矣!甚至是今岁粮秣秋收之后,便开始部署各部兵马矣。”

    州泰听罢,眼眸中闪过一缕了然。

    想让新兵拥有战力,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如今留给郑璞的时间不足一年,的确不适合招募太多新兵,兵贵精不贵多嘛。

    亦然,对郑璞的信任十分感激。

    胆敢将旧部交还给降将,且用于随征对阵久国,如此“用人不疑”的胸襟及气魄,可不是一般人能具备的。毕竟一旦他带着旧部临阵倒戈,郑璞迎来的结果不仅兵败,甚至是连自身性命都搭进去了。

    “子瑾如此信重于我,我安敢有疑邪?”

    是故,他也豪情大发的起身行礼,慨然作声,“我先前在逆魏军中也有几分威信。若是招揽那些旧部为大汉效力,我自信可手到擒来。至于士卒的忠诚,子瑾如若能保证赏罚分明,便无忧有临阵倒戈之事。”

    “大善!”

    得言,郑璞拊掌大笑。

    喜不自胜的,连连举起酒囊邀州泰共饮。

    而在大汉疆域外的洮水河谷,同样是先仕魏后归降于大汉的姜维,则是眉目深锁。

    他早就立志倾力效忠于大汉。

    也迎来了将略的考验。

    因为丞相断言他为“凉州上士、筹画策算略逊于郑子瑾”,且李严又在共事数月里看到了他的能力,便有心提携他一把。

    李严从本部调遣了五千步骑,转给原本有三千兵马的姜维统领。

    让他以前部督的身份,领军追击参狼种羌,给以他证明自身的能力机会。

    战时能调度八千步骑,是军中宿将才有的殊荣,绝非他区区一护羌校尉能享受的待遇。

    更莫说,他还是个降将。

    如果他能所向披靡,那么便是奠定了他以后升迁为重号将军的基础;但若是他力战不利,那么他以后可能会前途黯淡,转为参兵事的僚佐等。

    机会与风险并存。

    所以他感恩戴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