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兵出萧关、奇袭陇右之谋虽然破灭了,或许萧关也被逆蜀占去了,但围攻汉中郡的各路兵马,依旧士气如虹。

    战事的优势,依旧在魏国这边。

    亦是说,魏国还有一线扭转乾坤的希望。

    汉中郡乃是刘姓汉室的龙兴之地,亦然是逆蜀的命脉。

    只要他能攻破汉中郡,不管是“金刀之谶”还是“攻汉必遭天罚”等天命之说,都会被人们选择忘却。

    也不敢不忘却!

    再度走出军帐的曹真,容颜有些枯槁憔悴,眼眸却绽放着昂扬之志。

    庞大的身躯,挺直的脊骨,日积月累的上位者威势,以及爱兵如子的声望,让所有魏国士卒都满目敬爱的肃然以对。哪怕如线条垂下来的暴雨,不断的涌入人们眼睛中,从甲胄领口往肌肤里钻入,也没人动弹一下。

    但曹真没有说话。

    只是向着扈从招了招手,在沉默中披上了战甲,拔出了腰侧的利刃,步步往两军交战的第一线而去。

    让所有的魏军士卒,都自发跟随在身后。

    亦让汉魏的攻防战变得更加激烈。

    如果说,先前魏国的进攻是将领下令的不计死伤,那么,今日之后魏国的进攻,便是全军皆隐隐有了几分“不胜则死”的决绝。

    褒中县。

    大雨如注的箕谷口,一杆大纛耸立在高土坡上,离双方士卒都拼死厮杀之地不过五百余步。

    天子刘禅恩赐的曲盖下,丞相诸葛亮与骠骑将军李严并肩而立。

    峨冠博带的丞相满脸从容,好整以暇的听着军中传令兵卒禀报各地的战事。

    而甲胄俱全的李严,虽隐隐有些不耐。

    偶尔侧耳听一听战事如何,偶尔挑目往喊杀声如雷的箕谷口。

    但最多的动作,却是侧眼去看丞相。

    因为他心中有惑。

    初,丞相领着虎步军来汉中支援时,他便担忧过逆魏兵出萧关袭陇右。

    且以讨虏将军郑璞仅仅五千兵马恐难守御为由,谏言丞相应当加强汉阳郡阿阳县的防备,以免让逆魏有机可乘。

    但丞相闻言,却是淡然一笑。

    曰:“正方无忧,子瑾可让萧关道无失。”

    那时,李严便诧异不已。

    虽然他知道郑璞过往的战绩,也承认郑璞有将才。

    但仅仅以五千步骑,便可保萧关道不失,他却无法认同。

    因为他自认也无法做到。

    逆魏军法以严苛著称,士卒战力并不弱于大汉。如若数万步骑出萧关来袭,敌我悬殊之下,又如何能守备呢?

    莫非,是丞相别有安排?

    他心疑之下,便再度问及,但得到的答复令他哑然。

    丞相并没有其他布置,且是宽慰他无需担忧,静候军报即可。

    如此答复若不是出自丞相之口,李严必然当场勃然大怒,以“将战事当成儿戏”责斥之。

    他知道丞相性情素来谨小慎微,更不会在关乎国运的战事中弄险。

    是故,他姑且信之、安之。

    而按捺了心中匪夷半月后,他便将养气数十年的从容,都给抛出了九霄云外。

    三日前,讨虏将军郑璞遣信使来报,声称萧关被大汉所占据,如今正在督军修筑防御工事中!

    区区五千兵马,能扼守萧关道不失便是万幸!

    如今却还占了萧关?!

    难道逆魏守备萧关的将士,都是泥捏的不成?

    对此,李严无法置信。

    抑或者说,任何一位知道萧关雄峻的将率,都无法置信。

    更令人无法理解的,乃是丞相得报后,并没有欣喜作色,反而在眉目间荡漾起了一缕悲戚及怜悯。

    那是萧关啊!

    大汉夺下来以后,便可切断逆魏关中与凉州的联系,可肆无忌惮的攻击凉州的萧关啊~~

    为何丞相得闻后反而怏怏不乐呢?

    李严并不觉得,丞相连萧关对汉魏双方的战略意义都不知道。

    是故,心中也愈发疑惑了。

    既是对郑璞夺了萧关的震惊,也是对丞相反应的讶然。

    只不过,此番他的再度问及,丞相却依旧没有解惑,亦让他无法再追问。

    因为他见丞相不答时,便严辞作色,曰:“孔明有何不可明言之?莫非以为我愚钝,不可以国事知会乎!”

    此话说得很重。

    他也是先帝托孤大臣之一,也是举大汉上下唯一称呼丞相表字的人。

    地位虽然不及丞相高,但如果他也不可参国事,那么大汉其他臣僚也无人可知道了。

    “非是不可知会正方,乃是此事关乎子瑾声誉,甚至我大汉声誉。今战事激烈,此地人多口杂,委实不好宣于口。待此间战事罢,我定会给正方解惑。”

    丞相是如此回复的。

    让李严无法再强求,只得按捺了心中好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