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等到众人都吃饱喝足,聚会到了尾声的时候,陈星海终于再次发话了。

    “诸位,我们相聚在此,便是有缘,既然现如今已经互为同盟,自当有福同享,有钱同赚。”

    “陈某给大家准备的第三份礼物,就是一个赚钱的机会!”

    陈星海声音洪亮,响彻雅亭。

    众人安静下来,等候着陈星海进一步的说法。

    陈星海环顾四周,问道:“请问诸位,我们布商,最赚钱的日子,是什么时候?”

    一个年轻人商人抢着回答道:“当然是冬天了,家家户户都要穿衣,而且今年特别的冷,生意一定会非常好!”

    陈星海笑了笑,点点头道:“叶公子说得没错,不过今年的冬天,是个不一样的冬天。”

    “不但天气比往年要冷得多,而且我们康阳县周边的好几个县城,都遭了天灾,灾民十数万,他们的这个冬天,非常难熬。”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陈星海终于说出了自己今天的关键想法。

    原来是打上了那十几万灾民的主意了啊。

    灾民冬日难熬,除了粮食,衣服、被褥,也是必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以现在布匹的价格来计算,每个灾民,平均要花费一两多银子的布制品,这样算下来,这就是一个几十万两银子的巨大市场啊。

    若是再加上原来的市场,恐怕要达到数十万两银子以上。

    高贤眉头微皱,不知道陈星海有何打算。

    “陈公,这件事情,老朽也是略有耳闻,也想过这样的事情。”

    “但是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那些灾民们,很多都穷得啥都没有了,哪来的银子来买东西呢?”

    一个年纪稍大的商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这也是在坐所有商人共同的疑惑。

    没错,这个市场看起来非常大,但是要建立在灾民们有能力购买的前提之下。

    若是他们没有能力,几十万银子的市场就仅仅存在于概念之中。

    陈星海淡定地坐着,等着大家讨论完,才缓缓说道:“这个问题,陈某自然是考虑过了。”

    所有人顿时凝神听着。

    “前些天,北边的朋友给我带来了确切的消息,大明朝廷,这次非常重视保定府的灾情。”

    “根据可靠的人员透露,此次赈灾,将不惜一切代价。”

    说话听音。

    陈星海只是含糊其词地说出了北边的风向,但是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下,已经算是明示了。

    灾民们的钱财问题,会由朝廷亲自出面解决。

    在坐的所有人都不是笨蛋,听完陈星海的话之后,顿时炸锅了。

    他们各怀心思,都在热烈地讨论着,这次的商机,自己能从其中获取多么巨大的利益。

    看着这样的场景,高贤的心底,不由得浮现出了三个字。

    国难财。

    这是古今中外,几乎大部分商人都做过的一件事情。

    就拿高贤曾经经历过的那次事件来说,刚刚发生的时候,口罩的价格,被有些人生生抬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若不是国家出面,打压这类行为,仅仅因为一个小小的口罩,就能让无数国人陷入困难。

    这种行为,在哪里都无可避免。

    尤其是古代,商业上监管不严,制度松散,体制腐败,投机之人,尤为猖獗。

    高贤深深地叹了口气。

    都是利益作怪啊。

    “陈公,您打算怎么做呢?”这时,那个姓叶的年轻人,大声喊道。

    其他人也是纷纷附和。

    今天,自然是以陈星海为主的。

    陈星海泰然自若,笑着说:“今天这么多商界精英都在,大家共同商讨便是,正所谓集思广益嘛。”

    “我就先给大家起个头吧。”

    “天灾无情,百姓流离失所,我也是感到心痛,但是行有行规,我们都管着几百上千人的吃穿,注定无法无私奉献。”

    “历年来,布匹都是紧缺物,今年冬日,更是雪上加霜,我们必然也会比往年艰难。”

    “比如原材料的价格,肯定会上升的,所以大家就针对今年冬天布匹价格的制定,做一个讨论吧,都可以畅所欲言。”

    陈星海的话,定下了今天的商讨基调。

    虽然他说的冠冕堂皇,但是隐隐透出来的意思,只有一个。

    我们一起涨价吧。

    众人开始了热烈地讨论。

    “高兄以为如何?”廖池问高贤道。

    高贤摇了摇头,说:“我入行尚浅,还在学习,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

    廖池叹了口气:“我倒是觉得,陈星海这个举动,有伤天和了。”

    “朝廷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他们扒在身上吸血哟。”

    高贤顿时感到诧异,廖池的想法还真是异于常人,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