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八月十五日,中秋团圆节。

    六辆大马车排成一列,在田垄中缓缓前行。

    最前面的马车中,高贤和李秀禾靠坐着,鱼娘掀开车窗,看着外面。

    “好久没坐过马车了耶。”鱼娘说着。

    高贤默然,老丈人精于跑商,听说几个儿子也是商界能手,家境富裕。

    李秀禾在家偶尔出行,自然是坐着马车,鱼娘也跟着一起。

    自从嫁过来以后,就没了那番待遇。

    主要还是以前的高贤太过于呆板迂腐了。

    “老爷,我们真的要把月饼送给他们吗?”鱼娘回过头来,一脸的不舍。

    高贤笑了笑:“放心,以后我们家就不缺这些东西了。”

    “哇,真的吗?老爷你可要说话算话!”鱼娘顿时欢呼雀跃。

    李秀禾笑骂道:“你就是个饿死鬼托生的。”

    高贤不禁也笑了起来,马车里其乐融融。

    车队的第二辆马车里面,装满了大大小小的盒子,里面放着买来的月饼。

    现在这个时代,月饼已经相当流行。

    而且听说那位太师,还专门把中秋节定为了国节,所以每年中秋,非常隆重。

    高贤猜测,太师恐怕是把对家的思念,寄托在了小小的月饼里面。

    除了月饼,他们还带了许多药品。

    再后面的四辆马车,装着两车粮食,两车衣服被褥。

    都是给佃户们专门送来的。

    但不是无偿。

    高贤深知人性黑暗,有时候无私的恩惠,反而容易让人嫉恨。

    所以粮食和生活用品,都算是佃户们借高贤的,价格就是市场价,利息比普遍的高利低一点。

    然而即便如此,高贤也被人称为了大善人。

    通云里好些人都知道了。

    甚至县城都偶有耳闻。

    当然也有说高贤傻的,那些难民根本就是累赘,他就是个败家子。

    无论风评好歹,高贤并不在意。

    想做,便做了,仅此而已。

    约摸半个小时的时间,高贤一行人,终于来到了自家佃户居住的地方。

    高贤下了马车,环顾四周。

    放眼望去,一片荒凉。

    几十座破旧的小屋,零零散散坐落,毫无规则,倒也像是一个小村子。

    周围堆积着杂草,明显是刚清理出来的。

    自家大片的田地里面,杂草丛生,长得比人都高。

    “真是浪费啊!”

    作为一个现代人,高贤看着这个场景,心里极不舒服。

    村口处,一堆几十人看见马车,连忙走了过来。

    为首的是一个穿着破旧长衫的中年人,来到高贤面前,施了一个标准的圣人礼。

    “主家老爷好,主家夫人好。”

    这时,一个穿着短衣的年轻人也凑了上来,喊到:“夫人好,老爷好!”

    声音大如铜锣。

    “行了,不用多礼。”高贤说道。

    昨晚的时候,高贤通过李秀禾,大概了解了一下佃户们的信息。

    这个长衫中年人,叫吴志,在高贤来到大明之前,就被李秀禾招来了。

    他是个童生,还在当地的大户家帮衬过活计。

    所以这些天,佃户们的安置事宜,大部分都是他在帮忙处理。

    人还是比较靠得住的。

    另外的那个年轻人,叫江鹏,是个猎户。

    唐县大雨,山体滑坡,家里除了他跟妹妹两人,都埋进了土里。

    江鹏从小跟随父亲打猎,刀耍得不错,人也比较憨实。

    这些天,江鹏就一直跟着李秀禾和鱼娘,保护他们的安全。

    高贤决定再观察两人一段时间,若是没有什么异状,打算就收为家用。

    他现在也算是一个小地主了,家里还是他们三人,显得格外寒酸。

    “鱼娘,赏。”高贤淡淡地说。

    随后,鱼娘把准备好的礼物,拿给了吴志和江鹏两人。

    两人连忙拜谢。

    和他们一同赶来的几十人,都是每个佃户的一家之主,这是高贤特意安排的,因为有些事情,他想让所有人都知道。

    “一起转转吧。”高贤在前,其他人跟在后面,一同向村子里行去。

    一间间破旧的矮小土屋,凌乱分布。

    这些小屋子,是高家以前的佃户们留下来的,有些都塌了,大部分都没有门窗,用杂草堵着,看起来简直破落不堪。

    但是人们的脸上却有着安宁。

    比起四处漂泊游荡,有了一处简单的安身之所,已经是特别幸运了。

    偶尔有几个小脑袋从杂草旁边露出来,偷偷瞄着高贤一行人,满脸的好奇。

    “房子还要继续修缮。”高贤说,“起码门窗要换上,还有那些比较危险的房屋,都要加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