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光济心下生疑,发问道:“师弟来历不凡,降魔之事,也还需要我出手吗?”

    虽然他没有主动挑明,但是道济的身份两人早已心知肚明,是为西天降龙罗汉金身降世,奉佛旨普度群迷。

    既是如此,何需光济出手相助,难道济颠自己一人还解决不了吗?

    道济摇头道:“我佛昔年往摩揭陀国游化,不教诸比丘为婆罗门、长者子、居士而现神足上人法。不以神足、观察他心教度,而唯以教诫。此即为教诫神通。若以神足、观察他心神足教度,则易生毁谤正法之言。故和尚来此,并无太多神通,只是借罗汉堂中一缕佛性降世罢了。

    “如今恰逢董生之事,和尚力所难及,只得央求师兄搭把手了。”

    道济和尚所说的典故出自《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六,第三分坚固经第五。

    彼时佛在那难陀城,波婆利掩次林中说法,有长者子名坚固来诣佛所,请佛陀为婆罗门、长者子、居士等显现神通,传扬正法。

    佛陀不允,为其言说三神足之分。

    三神足中前二者俱都与超凡之力挂钩,若佛陀以此宣扬佛法,则有未信者会将其归结于外物之上,日后若见其他神通之士彰显神异,自有异信生出,毁谤正法。

    而若以言语教化,方能使众人生出皈依之心,诚心诚意,即为教诫神足。

    佛陀以此之故,不敕诸比丘现神变化,但教弟子于空闲处静默思道,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

    这便是降龙罗汉降临九州,只有些许佛光神通护身的缘故。

    而像光济这等以自我完善和解脱为宗旨的二乘弟子,对此却是妨碍不大,故而道济算得前因,便携董士宏回到灵隐寺,求到了光济头上。

    光济闻言颔首,表示理解此事,同时心底一动,佛光运于双目,打量起道济来。

    对方似有所觉,微微一笑,并不遮掩,大大方方将自身修为呈现出来。

    只见貌似疯癫,实则大彻大悟的僧人头好说,不劳师兄费心。”

    说完转头看着志明道:“来,把老韦扛着,跟师叔下山去吧!”

    志明还未从光济展露佛光中回过神来,又听见道济此言,不由纳罕道:“道济师叔,你要这尊韦陀干什么?”

    “哪来那么多话,走着!”道济搬起韦陀往他肩上一放,径自带着董士宏去了。

    志明一脸茫然,只得扛着韦陀跟了上去。

    光济见此轻笑一声,自回了自家禅院,拿出那口携有仙葫宇宙南宗魔门传承的香炉思考起来。

    他之所以答应道济点化韦陀,有部分原因便是为了这口香炉。

    这口香炉作为一件从法宝级数跌落的大圆满法器,若是细心祭炼之下,有一定概率重新回到法宝级数,不过前提是要以火种不断温养,滋润其中的一点灵性。

    光济将自家多年所得的功德灵焰,除了被转化成波罗神焰的一部分外,其余都送入了这口香炉之中,只是成效并不大。

    若想加快这个过程,便得不断增强内中的火种威力。

    光济点化韦驮天后,便放任道济将其带走下山,就是为了从中分润些许功德,好温养这口香炉。

    “即便如此,也只是一个长久见效的法子。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办法来增强其内火种,比如与其他火种相合,增强火种潜力。”

    光济曾打算以此方法提高护身法灯威力,不过后来一系列机缘加身,此事就这么放下了。

    “看来斗破苍穹世界之行,势在必行。”

    心头思绪转动,光济有了主意。

    “我初开阿赖耶识,能略微干涉轮回之事,或许可以将一缕念头寄托在这口香炉上,将其祭炼成第二元神一类的事物。”

    阿赖耶识又名藏识,以其有集藏、所藏、能藏之故。

    此识含藏一切法种,并可据此如实变化出生五蕴十八界,与其同时同处运行。

    所谓五蕴十八界,五蕴者,色、受、想、行、识;十八界者,六尘、六根、六识。

    这是集藏、所藏的意思。

    而能藏之意,便是末那识内执阿赖耶识及其所生的五蕴十八界为自我,以此造作新业,又将新业种含藏于阿赖耶识之中,由是循环不已。

    修成阿赖耶识者,可据此分出另一个“自我”来,将其送入轮回,感悟众生百态。

    这是正统佛门修者才有的能耐,似仙葫宇宙中那等连四谛、五蕴、缘起等基本佛门义理都不通,只知道修行神通术法的奇葩佛门,自然无法做到这点。

    不过他们在修成金身后,可以如玄门道家一般修成身外化身、第二元神,变相拥有了类似能耐,只是第二元神无法继续修行下去。

    而若是单修十二因缘法中的三世两重因果观,在“有”之分位这现世三因最后一因圆满后,也会有类似神异生出,好令修者感悟生死轮回,于来世修成“生”、“老死”这未来世二果。

    光济如今动了分化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