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妥善储存起来……”

    “原来如此……”雷云闻言淡淡地笑了笑,心中顿时了然。

    这几年他一直都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也经常亲自监督和指导农务司的研发人员们改进农具与粮种,使得辽东在农业的生产技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彻底摆脱了先前落后的状况。

    随著辽东的耕地不断增多、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辽东各地的粮食产量已经一年高过一年……

    近两年来,不止官府的仓廪中已经阜积如山,寻常百姓家里的仓库也早已堆得满满的,官府也是一再将粮食价格下调……

    更如今,辽东各地再获丰收,这粮食可就有些泛滥为患了……

    少时,他抬头望了裴信一眼,而后道:“汝等收购了多少?”

    “时至目下,各地所收购的粮谷已达八百万石……”裴信闻言微微揖手,而后如实回禀道。

    “八百万石?”雷云闻言不由地吃了一惊,“居然有这么多?”

    这个数目当真是令他感到惊讶不已!

    在他以前所处的那个时代,社会的生产力已经提高到一个空前的程度,粮食的生产量自然也大大的提高,而且也已经普遍的商品化;即使是专门从事粮食生产农民,基本上也只是将它当作一种商品,大部分用来出售……

    然而,这个时代百姓的观念可是完全的不同,他们可是几乎将粮食看作是性命一样重要。若非万不得已,他们绝计不会将收获的粮食出售出去。

    而今出现这种情况,那便当真说明百姓家里的粮食已经严重过剩……

    眼见他一副惊讶不已的神情,裴信当即朝他揖了一礼,含笑道:“若非各地粮商也大肆屯购粮食,只怕还不止如此……主公,此事我等事先未曾禀报主公,还请主公恕罪!”

    “呵呵,无妨……”雷云笑著略略摆手,“此事你们做得很好,很对,少时我必有重赏。”

    “谢主公!”

    “多谢主公……”

    堂下的裴信等人闻言,纷纷躬身朝他行了一礼。

    “呵呵……诸位不必多礼。今后若遇此事,照此办理即可,不必特意请命……”雷云望著堂下的众人,微微抬手道。

    “属下谨记……”裴信闻言微微躬身道。

    裴信退回班列之中后,田韶、裴行、王睿等人也逐一站出来将近来的军政要务报知于他,他细听之后也一一当堂做了处置。

    从这些事情中他便看得出来,自他离开之后,裴信、田韶等人做起事来一直很是勤勉。

    文武各尽其职,兢兢业业,这便是辽东得以迅速富强起来的原因。否则单凭他一人,纵有通天的本领只怕也终究无济于事。

    与几年前相比,而今的辽东已然是焕然一新……

    且不说他脚下的襄平,便是连偏远的边陲地区亦是安乐富足,焕发著蓬勃的生机!

    处理罢一些重要事务后,雷云不由地微微舒了一口气,而后望了望堂中的众人,笑道:“诸位……今日召你们前来,一是有几件要事急需办理,二是有一件大事同你们商议……”

    “主公有事便请示下,我等洗耳恭听……”裴信听罢有些诧异地望了他一眼,而后微微近前道。

    “请主公示下……”余下众人见状皆纷纷躬身道。

    雷云含笑抬了抬手,而后缓缓从位子上起身,环视著众人道:“今幽州虽然已平,然战火所到之处,未免会祸及百姓,故而这第一件要事便是要立即调集钱粮物资发往幽州,如此一可助各地百姓重建家园,二可为我幽州驻军提供粮草……”

    言至于此,他将目光定格在了裴信神色,而后道:“岳父,此事便有劳您了。”

    “属下遵命……”裴信闻言当即长揖了一礼,而后慢慢退到一旁。

    “这第二件要事……便是交通……”雷云微微负起手,目光自众人身上缓缓掠过,“近几年来,我辽东推行兴商之策,各地商业日趋鼎盛。临海一带已促增出十余个大型商港,海上交通亦日益繁忙……此外,不久之前由襄平分别通往辽西郡、玄菟郡之驰道也已竣工,陆路交通进一步得以改善,此皆我辽东黎庶之福,可喜可贺……田大人,这几年真是辛苦你了。你的功劳雷某可是一直铭记于心,从未相忘过……”

    田韶,这个原本十分不起眼、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人物,而今已经成了他的一个十分得力的助手。

    此人虽然无大智大才,但贵在做事用心且踏实能干。尤其在执掌工务司之后,此人更是一直在兢兢业业地在为他做事,从无任何怨言,这不能不令他心存感激……

    “主公……主公之盛意,属下感激涕零……”闻言雷云之言,田韶面庞之上不由地涌起一抹激动之色,而后躬身长揖道。

    “田大人请起。”雷云见状,当即走下堂来将他扶了起来。

    随后,他拉住田韶的双手,诚然道:“元重啊……而今幽州已平,我辽东又平添出辽西、右北平、渔阳、上谷、代、涿六郡之土地,如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