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飞剪船上都是大梁的水军,杜昱并不害怕暴露。他直接向陆清表明身份,并且明言希望他能转投大梁为自己效力。
    陆清被这个消息震得不轻,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对方既然是一国之主,为何不在大梁的国都坐镇反而跑到江南来冒险。
    而且对方的行为比较反常,按理说梁宋两国之间并没有什么交情,为何他不远千里深入大宋腹地还高调的行救人之事。收买人心据说大梁最靠南的地方也不过是大名府,即便想要拉拢百姓也不至于跑到两浙路这里来做秀。
    想不通是想不通,眼下最要紧的是如何应对杜昱的招揽。陆清的头上刷的一下冒出了冷汗,从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忠君体国,如此轻易的投向大宋的对手心理上很难迈过那一关。
    可现实是睦州已经被方腊军攻破,即便他能够幸运的逃到杭州又如何,大宋重文轻武,城池失守的大锅他背定了。若是文官或许还能保住性命,他这低级武官的身份怕是逃不掉朝廷的严惩。
    一方面是心里关难过,另一方面现实又逼得他不得不作出违心的选择。陆清虽然愿意为大宋尽忠可并不想年纪轻轻就把性命搭上。尤其在富阳老家的妻子刚刚为他诞下儿子,他又怎舍得放弃那对母子。
    再想到方腊大军势如破竹一般在两浙路肆虐,他觉得投靠到大梁反而有一条生路,否则怕是陆家的香火都要断送到自己的手中。
    还有一点不得不考虑,如今他与兄弟们上了贼船兵刃全部被收缴,便是想反抗也没有了依仗,军兵没有兵刃怎么打仗,更不要说还在人家的地盘。
    事已至此,面对杜昱伸出的橄榄枝他不再犹豫,于是纳头便拜说道:“在下愿意愿为恩公效犬马之劳,只求恩公能到富阳将小人全家接上。”
    “好,陆将军倒是爽利人。识时务者为俊杰,诚心为大梁效力日后会见到回报的。”杜昱笑着将他扶起。
    陆清在形势的逼迫下选择投诚,而他麾下的将士也没有傻子,能够在烈度较大的战场中生存下来的人没点聪明劲儿怎么行。
    主将都选择投降他们也不会梗着脖子硬装忠臣良将,于是纷纷表态愿意投到大梁的麾下效力,同时希望能够将他们的家人也带离危险地区。
    杜昱表示接受,他来到不惜冒险来到两浙路本来就是想要聚敛人口,能掌控那些军兵的家属就更好了,如此一来陆清和他手下就会牢牢的掌控在他的手中。
    飞剪船上的对话没有瞒着那些百姓,如今他们也知道了自己这些人上的是什么人船,不过考虑到睦州的家园已经被方腊军摧毁,便是想要回去也只能白白送死。反正他们也没有去处,倒不如跟着这位大梁国主走。
    这就是现实,生命财产没有受到威胁的时候,白琦等人费尽口水也没有劝动一人离乡,在战争的阴影下不用劝,那些百姓便乖乖的随他们上船,足以说明当初采用冒险到两浙路腹地救人的想法是正确的。
    或许是方腊军控制住了睦州城,到现在为止已经看不到有人再从城中逃出,而河边上聚集的人群悉数被接到船上。
    考虑到可能遇到的风险,杜昱不想在此久留。于是一声令下大梁水军将跳板拆除,救生艇也被收回到飞剪船上。
    在阮小二等人的指挥下,收起绳索绞起船锚飞剪船升帆缓缓的离开睦州,向富阳方向驶去。
    等睦州城里的方腊军主力得知有一支船队打散了伏兵,救走不少人之后,再组织军队到河边查看早已经人去楼空,留下的是逃亡百姓们丢弃的破烂。
    南离大将军元帅石宝顿足捶胸,当时他就听到了虎威炮的巨响,不过一心攻城无暇分心,倒是出了这样的纰漏。虽说对圣公的起义大业影响不大,但终究是他们起兵一来第一次吃亏,心里的不爽是可想而知的。
    更重要的是,手下的冷恭c张俭二人提起虎威炮至今还瑟瑟发抖被吓得不轻,包括石宝本人在查看了虎威炮击中的义军尸体之后都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火砲他多少有所了解,只是印象之中哪会有如此大的威力,难道真的像冷c张二人所说是天公降下的雷罚
    眼下最大的事情还是攻克了睦州,趁着大宋朝廷的军队尚没有反应的时候向周边的寿昌c分水c桐庐c遂安等县城进兵攻占更大的地盘。
    不过那支神秘的舰队还是被石宝放在心中,他暗中吩咐摩尼教的教徒留意舰队的动向。
    此时已经航行在去往富阳路上的杜昱等人正在盘点这次救人的收获,经过简单的统计此次救上船的人足有三千之多,其中包括了陆清和他麾下的四百多军兵。
    除此之外,逃出来青壮也有一千五百多人。还有两百多老者c将近三百的少年,以及人数在七百
    左右的妇女。
    只是其中的平民百姓人数并不多,尤其是那些拖家带口又有老人有孩子的,多是城中的大族在家丁的保护下才冲了出来。
    杜昱并不在乎,不管是他们是什么身份,到了大梁之后一视同仁,有才能的他不吝重用,没有什么本事的也可以到北地开拓,吃饱穿暖绝对不是问题。
    不过飞剪船毕竟不是超级油轮,能承载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