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府长史袁宗皋驳道:“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僵持之下,乃有了“会皇太后趣群臣上笺劝进”。

    是日日中,自大明门入,遣官告宗庙社稷,谒大行皇帝几筵,朝皇太后,出御奉天殿,继皇帝位。

    至此,持续三年之久的大礼议之争中,他朱厚熜与群臣的第一次争锋,落下帷幕。

    同时,也为不久之后的暗中角力,埋下了伏笔。

    夜深人静,蝉鸣悠悠。

    朱厚熜伏案挥毫,心中却想着不足两年之后,待得他驻足京师郊外时,又该如何自处?

    在大礼仪之争的第一回争锋里,早便知晓历史脉络的自家,又该如何破局?

    这几日,经过反复思量揣摩,心忖:智脑历史上,当是以袁先生为首的心腹,根据当是的情况,抓住了以张太后和杨廷和等人的两处破绽。

    其一,当时,自家堂兄朱厚照病危无子,孝庙朱佑樘这一脉绝嗣。

    因此内阁首辅杨廷和,说服了张太后,为病重不起的明武宗代写了遗诏,根据《皇明祖训》兄终弟及之训,让他来继承皇位。

    该遗诏布告天下,人人皆知,犹若覆水之难收也。

    第二处破绽,乃是《明武宗遗诏》,乃是“继统”,而非“继嗣”。

    然而,即便早早晓得这其中关碍,又能如何?

    处在他这个位置,欲以小宗而继大宗,在理学盛行的当下,“继统”与“继嗣”之争,是一条解不开的死结。

    要他摒弃父母之养育深恩,违心称呼孝宗皇帝为“皇考”,称张太后为“母后”,他自问,是万万不肯的。

    既然不肯“继嗣”,于“继统”之上,思来想去,似乎也只好走智脑《明史》上的路数了,除此之外,朱厚熜实在想不出,还有何良法!

    中正斋里,踱步徘徊。

    夜风透过轩窗,拂在脸上,凉意夹杂着温热,袭上心头。

    朱厚熜胸中莫名的浮起一抹怒意,瞬息间便根深蒂固,挥之不去。

    在竹城先生口中,皇明盛世的遮羞布之下,权宦勾结、田土兼并、流民四起、边防尽坏,国本动摇。

    而居庙堂之高远,满朝朱紫却醉心于统嗣、宗法、理法之争,视天家一家之私为国本。对皇明两京十三省的风雨飘摇视而不见,一争便是三年!

    人生苦短,于黎庶小民而言,又有几个三年?

    可耻,可恶,可恨!

    究竟是少年郎,哪怕是经历了许多,胸中那一股子锐气,却始终不失。

    良久,剑眉一宣,朱厚熜唤黄锦进殿,冷声道:“暗中走一趟西府廊院,唤戴永来。”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