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相当于让一个打工仔从燕郊一直到首都西面儿去上班一样苦命。

    通勤时间过长的那种痛苦,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有时候他们宁愿自己多加一点班,然后出门骑个共享自行车十几分钟便能回家吃饭睡觉,也不愿大量的时间消耗在没有意义的通勤上面。

    不用担心京城民众的生活问题。

    以后裕王府的生意那么多,工坊一定越来越多,他们不愁得不到好的工作。

    再说了,以前没有裕王府的时候,难道他们就不过日子了?

    裕王府的工坊,还是要按照实际需要来安置。

    不过这古代版的招商引资,也得给我不少的好处?

    不能光凭你一张嘴,我就来到新野县来解决你的大问题。

    还得要有足够的理由和优势,才能吸引这个超级大工坊入驻的。

    别的不提,这煤炭怎么运输过来,你总得帮我想想办法?

    从山西晋城到帝京府不过是四百里路,两天肯定走完。

    运城稍微远了一些,是八百里,但人家运城恰好就和帝京府一样,在黄河水道上面,从水道运输更是便捷快速。

    这也是蜂窝煤工坊能源源不断生产的重要保障。

    但无论是从晋城,还是从运城,到新野可都变成了八百、一千多里路啊!

    这么长的交通距离增加,是很耗费资金的,也会让那边的煤炭调派出现偏差,不像是以前全部运到京城那么方便。

    “三儿。”

    柳铭淇睁开了眼睛,问道:“刚才我跟你说的新野县想要做蜂窝煤的事情,你怎么看?”

    池三先前也在思考之中,闻言道:“我觉得还行,他们这里位置很方便,许多商人都喜欢来这里中转。如果是往两湖和西南三省运送,比起京城要方便太多了。”

    “那么你觉得如果搬迁到了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什么?”柳铭淇继续问道。

    “很简单嘛,就是怎么样来保障裕王府的利益。”池三不愧是柳铭淇的铁杆小弟,想的都和柳铭淇差不多:“首先我们的地方旁边,就得有巡捕衙门在。新野县虽然小,可是上百个巡捕们应该在周围巡逻,以防什么意外?”

    “安全不用担心,就是蜂窝煤而已,难道还有人来打劫蜂窝煤啊?”柳铭淇微微一笑,“不过这种姿态还是需要他们做出来的。”

    “第二,我们选址要选好的地方,有山有水,交通也要便利。”池三道:“买地的钱不能花费太多,不然本身我们就要建造工坊,要做很多投入准备,如果买地都要花十万八万两银子的,那多亏呀?”

    “对!”

    柳铭淇点点头。

    这就有点未来招商引资的味道了。

    人家后世的土地那么金贵,都能以白菜价的价格卖,甚至是送。

    裕王府有点土地的要求,也不过分。

    再说了,这是工坊,又不是侵占农民的土地,司马北不应该为难。

    大康对工坊的规定还是很严格的。

    耕种的土地不能去动,特别宗室们的生意更是如此。

    然后宗室们可以购买土地来修建工坊,可一旦这个工坊不做了,那么是不可能转为土地去耕种的。

    这又不像是后世,你还可以把工坊来修房子,卖给老百姓。

    所以空着这些工坊,对宗室们来说也不划算,通常都是低价又卖给了别人。

    在这种情况下,在新野县的蜂窝煤工坊,土地价格肯定价格不能贵了,不然以后卖出去就大亏本,谁受得了?

    “第三就是用人的方面,必须由我们自己来挑选,不能什么人我们都要。”池三道:“殿下,这才是重点!”

    看着他一脸感慨的样子,柳铭淇不觉莞尔,“怎么了?”

    “嘿,您不知道京城的那两个工坊哟,真是麻烦事情一大堆!”池三道:“第二工坊的工人明显懒惰一些,不大勤快,每天完成任务都比较勉强。

    第一工坊那边的人倒是勤快了,可他们老的老、小的小,女人干力气活始终比不上男人,所以始终觉得差了那么一点如火如荼的干劲儿。”

    “哈哈哈……”

    柳铭淇笑了出声。

    京城周围的老百姓本来就比不上小地方的人那么勤快,能完成任务都不错了。

    第一工坊迄今为止人手都比第二工坊多了一万多人,产量还都差不多,就是出在这些老弱妇孺工人的身上。

    当然灾民那边也是有现实的考量,他们也有自身的一些缺陷,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离谱。

    毕竟当初是为了照顾他们的生计,所以才把工坊放在那里。

    池三两个工坊都干过主管,自然是看着这种情况觉得憋屈了。

    看到柳铭淇在笑,池三也问出了自己的问题:“殿下,到了新野县这边,您就不可能还按照一天一百文的工钱给?”

    “自然不会的。”

    柳铭淇摇摇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