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好吧。谢,‘河蟹’佣兵团最近有没有接到什么业务?”既然无法动用个人存款,欧德-易卜拉欣也只能想办法通过别的途径多弄到一些资金,然后用来购买武器装备和弹药。

    自从“河蟹”佣兵团和“乌拉”佣兵团分家后,股东也分家了。出于某种考虑,欧德-易卜拉欣选择了“乌拉”佣兵团。

    “乌拉”佣兵团的控股情况与“河蟹”佣兵团类似:“乌拉”佣兵团的成员们本身拥有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在苏联情报机构“kgb”任职的科什别里维奇拥有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欧德-易卜拉欣仍然只拥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

    与“河蟹”佣兵团不同的是,“乌拉”佣兵团带有浓厚的zhengzhi色彩,总之一句话,只要能够对苏联的敌人——美国或西方国家不利的任务,哪怕是不赚钱,这帮人都很乐意去做。

    虽然分开来了,但“河蟹”佣兵团与“乌拉”佣兵团并没有一刀两断不再往来,只不过换了合作的方式。

    “目前非洲以外的地方,只接了帮助保卫沙特的业务。不过,我这里有一份情报可以交给你们,当然,不是免费的。”眼看离1991年的8月份没多久了,再加上“乌拉”佣兵团的大部分精锐人员都来自苏联,谢凯认为这件事绝对可以弄,而且成功的可能性不小。

    “你开个价,信息费从在我的存款里面扣。”欧德-易卜拉欣相信,只要是谢凯推荐的,无一例外是对华夏有利的。

    “对了,这是我们与以色列代表团签订的合同。当然,是经过处理后的复印件。”谢凯拿出了一沓纸,放在欧德-易卜拉欣的面前,接着说:“有了这个,你回去之后也能有所交代。”

    在欧德-易卜拉欣翻看这些合同复印件的时候,郑宇成和汪贵林这两个已经退休了的原“红旗机械厂”的领导,正一边喝茶一边小声的说话。他们两人是谢凯特地叫来的,理由是欧德-易卜拉欣的身份与以往不同了,三人一同与此人见面,更显得庄重一些。

    对谢凯的这种说法,无论郑宇成还是汪贵林,都是一脸的鄙视。欧德-易卜拉欣这人又不是第一次见了,还需要搞这一套?不过鄙视归鄙视,两人还是答应了。只是当他们真正与欧德-易卜拉欣见面之后,才发现有些错怪谢凯了。

    时隔一年多,郑宇成和汪贵林也感觉到了欧德-易卜拉欣的气质有所变化,少了一些平和,多了几分煞气,这样的变化别说没有直面过战争的谢凯,就连他们都感到了不适应。

    在这场持续了近三个月的战争当中,欧德-易卜拉欣不止一次到过前沿阵地,甚至亲自用“天箭”单兵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击毁了一辆以色列军的“梅卡瓦”重型坦克。尤其是在伊拉克国防军第51师为了掩护共和国卫队伊萨德师顺利撤退,从而陷入绝境的时候,欧德-易卜拉欣还以空降的方式潜入以色列军队的包围圈,带领着国防军第51师幸存的作战人员一块突出了重围,让国防军第51师这支有着“英雄师”称号的部队没有遭到歼灭。

    欧德-易卜拉欣的这些举动,不但让伊拉克官兵们发自内心的敬仰,而且作为敌人的以色列官兵们也钦佩不已。这种钦佩的程度,仅次于给他们(以色列军)造成重大伤亡的伊拉克国防军第51师的师长塔扎克。

    为了打破地面战斗陷入的僵局,以色列军方秘密从美国那里“租借”了一批f-117隐形战机,除此之外,还动员了一批“退役”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来到以色列。

    在一个时机成熟的夜晚,这些f-117隐形战机潜入伊拉克的领空,对其首都巴格达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打击,摧毁了伊拉克大量的军用和军民两用设施。

    然而,还没等以色列军方多得意几天,伊拉克军方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发射了500枚掺有电磁弹头的地红旗-2型导弹,并出动了挂载着从华夏采购的反辐射导弹和c801k巡航导弹的超-7a战机、挂载石墨粉尘炸弹的苏-24战机,对位于以色列境内的迪莫纳“he电站”(其实是研制he武器的基地)进行了突袭。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以色列境内的迪莫纳“he电站”被彻底摧毁,数百名在迪莫纳“he电站”工作的技术人员也丢了性命。除此之外,那些被派去堵截伊拉克战机的以色列战机,因为迪莫纳“he电站”附近上空布满了石墨粉尘的缘故,至少有10架f-15和f-16战机由于失去控制而坠毁。

    (注:伊拉克军队摧毁以色列迪莫纳“he电站”的方式,参考小说《重生军工子弟》当中伊拉克军队重创美国航母编队的办法,这里就不详细写出来了)

    这场突袭行动的大获成功,给全世界造成的震撼,不亚于1981年以色列空军摧毁伊拉克he反应堆的那次。

    当然,伊拉克方面也不是没有损失,被派去执行这项空袭任务的苏-24战机全部损失掉了,负责空中掩护的40架米格-29也只剩下了不到20架,而那些超-7a战机倒是凭借其优秀的机动能力摆脱了以色列战机的围追堵截,但由于航程较短无法返回己方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