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回到塞玛沃市的住处,欧德-易卜拉欣并没有待多久,只是帮哈纳迪-阿齐兹揉了一会脚和捏了一会肩,又做了一顿手抓饭,然后来到位于塞玛沃市区的“伊卡”咖啡馆。

    “欧德,你最近是不是感到压力太大了。”看到欧德-易卜拉欣不停地剥花生却不吃,卡妮娜露出怜惜的表情。

    别误会,欧德-易卜拉欣和卡妮娜是纯粹的朋友关系,最多还有在情报方面相互合作的关系。

    欧德-易卜拉欣停止了手里一直剥花生的动作,深吸了一口气,反问:“你们国内的情况怎么样了?”

    卡妮娜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她心情很清楚,如同伊拉克一样,苏联国内的经济情况很不好,很多人甚至对最高领导人在经济上的努力失去了信心。

    “如果伊拉克与别的国家发生了战争,我希望苏联方面可以给我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通过秘密的渠道向我们提供常规的武器装备和弹药,并在一定的时候出面帮我们调停。当然,我们会拿出大笔的资金作为报答。”欧德-易卜拉欣清楚,在这个世界,无论伊拉克最终是进攻科威特还是跟以色列开战,苏联方面为了自身的利益,都不会在明面上支援伊拉克,以避免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

    卡妮娜摇了摇头,说:“我们苏联每年需要向西方借贷50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如果让他们找到了借口进行制裁,恐怕------”

    欧德-易卜拉欣笑着说:“别看我们伊拉克欠了几百亿美元的外债,但那些高官的私人积蓄还是很可观的。如果真的到了危急的关头,至少一百亿美元是能挤出来的。到时候我们可以出高价购买你们的武器装备和弹药,也可以花大价钱雇佣你们的‘退役’军人。你们拿到了这一百亿美元,完全可以撇开西方的贷款,购买市场上所有的粮食。而且即使西方不卖粮食,苏联也可以从华夏买到足够的粮食,最近两年,华夏的粮食获得了丰收。而且更重要的,华夏可以从西方大批地购买粮食,然后转卖给苏联。所以,苏联不用再担心粮食问题,只要有资金就行。”

    这点并不是欧德-易卜拉欣信口开河,在这之前,他跟库塞-侯赛因聊过这方面的话题,库塞-侯赛因当时的回答跟这差不多。

    卡妮娜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秘密提供武器装备和弹药的利润虽然可观,但苏联国内需要填补的漏洞又何止购买粮食一项,更可况这种秘密提供武器装备和弹药的交易更本就不能长期进行。与西方的关系需要维持好,毕竟现在是苏联在求人家。

    最后,卡妮娜答应将欧德-易卜拉欣刚才提出的建议报告给他的上级(也就是科什别里维奇),至于结果如何,不是她一个小小的情报人员所能控制的。

    “对了,我还有一件事需要你帮忙。是这样的,为了提高我们军队的战斗力,我希望能从贵国的退役军人当中聘请一些士官和老兵,来伊拉克担任教官。这里有一份名单,需要你们的允许和帮助,事成之后少不了你们的好处。”这份名单上的人和资料,是欧德-易卜拉欣从谢凯那里听到并记录下来的,只是由于种种原因,直到现在才拿出来。

    其中,排在名单末位的是一个名叫多罗宁-哈里东诺夫的苏联退役军人,此人的军衔是大校。之所以把这人的名次排在最后,并不是这人不优秀,恰恰相反,这人实在是太优秀了,以至于谢凯也不敢保证苏联方面一定会允许此人出国当教官。

    多罗宁-哈里东诺夫是苏联国内比较早提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空中力量、精确武器”战争理论的人之一,后来被提前退出了现役。

    当然,名单里的其他人也不错,虽然大多数人只是苏联军中的士官和老兵,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职务,但却是自己所在领域的绝对精英。他们对自己的那套东西都玩的很透,并有着独到的招数,如果深度发掘出来,至少能够大大的增强对苏制或仿苏制(最典型的就是华夏)武器装备的使用水平。就像是玩游戏一样,装备好等级高固然好,但是有时一些窍门经验也大有用处。

    一个名叫萨尔曼诺夫的士官,有一手叫坦克“短停射击”射击的绝活,利用坦克短停前的滑行状态进行射击,虽然比不过359式坦克,但用在像t-72和“瓦利德”坦克上面,准确率至少能提高15个百分点。如果伊拉克的每个坦克兵都能做到这一点,就是用t-72坦克也可以在地面上横扫整个中东了。

    还有一个名叫杨格维奇的士官,曾经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大功率的电子管干扰机,竟然干扰了鼎鼎大名的an/tpq-37炮兵定位雷达,虽然干扰时断时续,还有待改进。但这已经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要知道an/tpq-37抗干扰性是极为强悍的,华夏军队曾经对其进行试验,开动自己的大型干扰装备却依然无法干扰其工作,直到移动到50米的距离内才干扰成功,要知道对于炮兵对抗来说,距离低于5公里就已经没有任何战术价值了。

    (以上四段文字来源于小说《伊拉克风云》)

    自从库塞-侯赛因不再担任西南特区的最高行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