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待欧德-易卜拉欣和萨马科-阿卜杜勒等人离去,华夏“红旗机械厂”的谈判代表们立刻商议了起来。

    “为了拿到这百分之五十的紧急货款,无论如何,我们都得想办法解决这事儿。”郑宇成一脸扭曲地说道。

    毕竟他们谁也没有想到,眼看两伊双方因为经济的问题,都快打不下去了的时候,欧德-易卜拉欣这位“老朋友”想要为他的部队采购一些武器装备。虽然数量相对来说不是很多,但其中的利润远远超过之前的订单。

    300枚“前卫”导弹,可以卖出4500万的价格;500枚天箭,更是能够卖出1.5亿美元;20套飞盾-359少了点,但也能卖出3亿美元。仅仅是这三样武器装备,金额就达到了4.95亿美元,而且全部都是现金。

    虽然在去年一年的时间里,“红旗机械厂”接到了不少国外客户的订单,但其中超过四分之三交给了兄弟单位帮忙生产,连带一半以上的利润也给分出去了。更何况,“红旗机械厂”的项目多,研发经费一向都不富裕。

    汪贵林一脸为难的说:“我们生产能力就那样。飞盾-359生产周期要一年多时间,即使现在下单,也没法这么短时间完成20套防御系统的生产。还有天箭,这么大数量,储备的也只有200多枚,根本无法完成交付。”

    谢凯咬着牙,说:“要不就按照欧德说的那样,把蓝军(也就是特种旅)装备的飞盾-359及所有前卫、天箭全部拿出来。”

    汪贵林原本还想说些什么,却被郑宇成给抢先了:“蓝军的武器装备上级一分钱都没拨,都是以实验为名,由我们提供蓝军,属于研发过程中的实验。按照归属算,依然是我们的。”

    在郑宇成看来,这样做没有任何问题。特种旅装备的飞盾-359近程防空系统、“前卫”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天箭”单兵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等,名义上都是帮“红旗机械厂”试验武器装备的性能。只有那些359式坦克、“地红旗”导弹是上面拨了经费采购的。

    汪贵林最后还是没有反对,他只是叹了一口气,说:“即使那样,也还是不够啊!蓝军根本没装备多少,尤其是各种导弹,飞盾-359也只装备了12辆。即使全抽调出来,也还差8辆,这些数量------”

    确实,即使把特种旅所装备的飞盾-359全部抽调出来,也不够欧德-易卜拉欣的需求。20辆飞盾-359不多,但对于生产周期漫长的防空系统来说,也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完成生产的。

    从投料开始算到生产出来,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完成整个生产周期。在没有提前下单的情况下,要想在45天时间内完成这20辆订单,根本不可能。

    “之前生产出来用于实验的那几辆也拉出来,改装一下交付给他们。还有在生产线上的加快速度,这些生产周期在40天内应该可以完成。完成之后,用运-10空运过去。反正欧德那家伙说了,运费由他来承担。唯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说服唐鑫那母老虎了。”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郑宇成露出愁眉苦脸的表情。

    没办法,“红旗机械厂”的这帮大佬们,都是属于天不怕地不怕。尤其是郑宇成,跟上级主管领导都可以拍桌子砸板凳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无法招架特种旅的参谋长唐鑫。

    过了好一会,谢凯说:“要不,我亲自去跟唐参谋长以及何旅长他们谈。”

    对于谢凯的提议,其他人都表示赞成。可以说,特种旅几乎是谢凯一手促成的,无论训练方法、战术还是武器装备,都有谢凯的推动。如果一定要有人去与特种旅打交道,这个人非谢凯莫属。

    就在谢凯准备去找唐鑫等人谈的时候,会议室的门忽然撞开了,只见郑宇成的秘书杨晓东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不好了,唐参谋长说要教训那个叫欧德-易卜拉欣的外国人一顿,她已经往招待所的方向去了。”

    “怎么回事?”

    “这不是乱弹琴吗?”

    “jing卫呢,难道都是吃干饭的?”

    会议室内的所有人都惊呆了,这事弄不好,会上升到外交纠纷。

    “红旗机械厂”的这帮大佬们赶紧跑了出去,一路上听杨晓东的讲述,才弄清楚了大概情况。

    这事其实还是跟谢凯有那么一点关系。当初特种旅成立的时候,谢凯就跟何超、杨斌二人讨论过特种兵的定位,其中就有搜集情报。更何况,特种旅属于东风城的守备部队,防护东风城的秘密不泄露,而“红旗机械厂”的那些人也根本没想过对蓝军保密。

    于是,在得知谢凯等人打算抽调特种旅的装备交付给欧德-易卜拉欣之后,唐鑫立刻就带着她的jing卫(同样是女的)出了特种旅的基地,直奔东风城内唯一的招待所。有人出来询问的时候,唐鑫直接告诉对方自己要去找欧德-易卜拉欣,用军人的方式决定那些武器装备的归属。

    所谓军人的方式,一般都会认为是格斗方面的较量,通俗点说就是打架。负责保卫的黑衣jing卫一看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