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982年7月,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前线。

    “欧德,你们要抓紧时间布置好阵地,否则伊朗军队一发起进攻,你们就得被装进盒子里带走了。”说话的人名叫贾立德,是欧德-易卜拉欣所在的那个班的班长。

    “是,长官。”欧德-易卜拉欣一边回应,一边继续做手中的事。

    加入伊拉克军队已经四个月了,这段时间的训练,让欧德-易卜拉欣早已褪去了少年的青涩,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军人的稳重。

    1982年的3月,因为冲动之下与养父艾哈迈德-沙巴吉的第二个女儿萨米拉有了夫妻之实(成年和即将成年的人应该明白是什么意思),欧德-易卜拉欣选择了加入伊拉克军队接受历练,再回来迎娶萨米拉。于是第二天,艾哈迈德-沙巴吉带着欧德-易卜拉欣面见伊拉克的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由于事先对萨达姆-侯赛因总统的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欧德-易卜拉欣所说的话至少在表面上很符合对方的心意。会见结束后,欧德-易卜拉欣被送到了巴格达郊外的一座军营,接受新兵训练。

    为了能在即将要面对的战争中活下来,同时也为了能尽早达到迎娶萨米拉的条件,欧德-易卜拉欣给自己制订了在别人看来十分疯狂的训练计划。

    天蒙蒙亮,欧德-易卜拉欣就已经起床了,打上沙绑腿,穿上沙背心,背上一支ak47式突击步枪,开始每天的第一个5公里越野训练。沉重的枪械和负重压在他并不强壮的肩膀上,他迈开双腿,迎着晨光,大步的开始奔跑。每天都是这样,风雨无阻。晨跑结束回到宿舍的时候,其他士兵才刚刚起床。

    平时训练的时候,欧德-易卜拉欣很努力,甚至在休息时间继续自己给自己增加训练。晚饭后他再一个不背武装的5公里越野,在黑暗的天色中,他一个人站在训练场上摔足二百个倒功,做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仰卧起座------

    欧德-易卜拉欣咬紧牙关,努力的坚持着自己的训练进度。一个十六岁的少年,面对着如此严酷的军事训练,压力可想而知。

    白天为了练习匍匐前进,欧德-易卜拉欣磨破了膝盖,刚刚结疤,晚上的倒功将膝盖再度划开,汗水滴入伤口,那钻心锥骨的疼痛让他彻夜难眠;为了练习投弹,他扔肿了胳膊,只能用另一只手拿勺子吃饭,哆嗦的手臂竟然连面包也拿不住;为了练习翻越障碍,他右脚的拇指撞到木墙上,指甲被整个掀掉,鲜血淋漓;为了练习格斗,他被摔的浑身青肿,睡觉时甚至不敢用背部,而只能俯卧在床上;训练时打沙袋,他用尽全身之力,双拳被粗糙的袋面搓的血肉模糊照练不误------面对着一切,他从来没有叫苦,从来没有退缩,即使受伤也没有一次退出训练。

    在其他士兵的眼中,这个内向的小子简直是个让人难以理解的怪胎,他在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虐待着自己,折磨着自己。他们都怀着一种疑惑和惊讶的眼光看着这个插班而来的新兵,几个年龄稍大的老兵面对有些疯狂的欧德-易卜拉欣揶揄的给他起了个“疯子”的外号,不管欧德-易卜拉欣愿不愿意,他在整个训练场当中成了瞩目的人物。

    但他的努力也不是没有人欣赏,至少他的教官沙维尔-迪亚拉看到了。这个以冷酷著称的教官除了暗暗感叹外,竟然有些佩服眼前这个新兵蛋子。这个家伙是真正的强者,是真正为军队和战争而生的硬汉子!

    在忙碌紧张的训练之余,欧德-易卜拉欣也会接到艾哈迈德-沙巴吉一家写来的信和寄来的礼物。于是在夜深人静时,欧德-易卜拉欣也会想起那个叫萨米拉的美丽女子,想起两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心里就会涌起一股甜蜜的但酸涩的感觉,这种复杂的感觉也是让他能坚持训练下去的动力之一。

    欧德-易卜拉欣的身体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他明显的感觉到了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轻健,力量更加充足,精神也更加集中。几个月的训练,他的身体强壮了很多,肌肉开始发达了起来。在全营上千名新兵的军事测试中脱颖而出,在武装越野、射击、徒手格斗三项测试中名列前茅。在授枪仪式上,即使是严肃挑剔的那位教官——沙维尔-迪亚拉,也严肃而钦佩的对着这个十六岁的少年说:“欧德-易卜拉欣,你已经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伊拉克军人,能够履行起保卫国家的责任了”

    (注:以上九段文字改自小说《伊拉克风云》)

    新兵训练结束后,欧德-易卜拉欣以普通士兵的身份被分到了一支部队当中,随后又跟随部队来到巴士拉,准备抵挡攻入伊拉克境内的伊朗军队。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欧德-易卜拉欣认为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他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接受训练,还是构筑阵地,都一丝不苟,甚至有些严苛。

    当忙完这一切的时候,太阳都快落山了。欧德-易卜拉欣将工具放好,洗了手,这才去跟同一个班的战友们共用晚餐。

    晚餐很简单,只有阿拉伯薄饼、腌制的鱼和一大盆蔬菜汤,但每个人都吃的津津有味,毕竟接下来谁也不知道打起仗来,还能不能吃到这样的食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