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震惊的人们,一个个面如土色地从地上爬起来。方才,要不是在引爆之前,李风又叫大家后退一段距离,那肯定会被天空洒落的石雨所覆盖,下场可想而知。

    大伙只是虚惊一场,可是负责点火重任的谢映登,还在天上飞呢。

    “小科子,打伞,快点打伞!”李风大声吼着,很快,身边的人也跟着一起呐喊。

    晕晕乎乎的谢映登这才想起来,使劲一拉胸前的救命绳,突的一下,身后腾起一个小型的降落伞,谢映登下落的速度,为之一缓。

    这玩意当然也是李风弄出来的,以后,热气球肯定也是重点研发的一项秘密武器。乘坐热气球是有风险的,所以李风就搞出来配套的降落伞。

    他也知道谢映登是少年心性,不大稳重,所以这次给他配备上,想不到,还真在关键时刻,救了小科子一命。

    即便是有降落伞减速,但是因为高度有限,而且谢映登没有跳伞的经验,还是重重摔在地上,直接摔晕了。这还是脑袋上扣着安全帽给缓冲了一下,不然,非摔成脑震荡不可。

    救治一番,这货也就悠悠转醒,除了左边的脚脖子扭伤和身上一些擦伤之外,倒也没有大碍,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原来的小山那边,依旧烈焰飞腾,离得老远都觉得热气扑面。

    “人力之威,竟至于此!”谢弘也不免感叹一番。

    那些道长们,倒是更加坚定了“人定胜天”的念头,追随李风的信念,也更加执着,这也算是意外收获吧。

    大火着了一个多时辰,这才慢慢熄灭,不过,还是没法上前,脚底板都能给你烫糊了信不信。

    好在,飞溅出来的煤石,地上基本铺了一层。于是,闲着没事的人们,就开始收集装车,用事先准备好的牛车,运送到三个村落里面。

    都初来乍到的,正为没有烧火柴发愁呢,这下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看看时间已经到了中午,李风也就带人去了最近的武威村,在这里对付一口午饭,顺便指导一下村民,使用煤炭。

    武威村的情况比较特殊,这些兵士们,因为家室都没有跟随,所以,还是采用军营的方式,吃大锅饭呢。

    “这玩意黑糊糊的,点不着啊。”伙长看到乔守信,就忍不住抱怨。他造得有点惨,俩手跟炭条似的,就连脸上,都抹了好几道黑儿。

    如果没有鼓风设备的话,煤炭确实不好引燃。这时代可没吹风机,皮制的鼓风机已经有了,不过,日常人家都用不着,都是诸如铁匠铺子之类的地方,才能用到。

    那就自己开发吧,李风小的时候在农村生活,那时候总停电,所以,家家户户都备有风箱,当地人也叫风匣。

    找来几个木匠和铁匠,就在李风的指导下,开始制作风箱并改装灶膛。风箱这玩意的工艺一点也不复杂:一个密封的长方体木匣子,前后两面各留一个风口,还得配有带活门的舌头,随着推拉,能吸气呼气,也会相应的自动关闭,你得叫风箱能喘气,还能能憋住气儿不是。

    所谓“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就打这来的。

    侧面留一个出风口,用铁筒子伸进灶坑里面鼓气儿。

    风匣里面呢,主要是用来拉拽的把手,通过两根木条,伸到风匣外面,再接一个竖直向下的木头把,这个就是把手了。

    木条的另一端,则连接着长方形的木板,周围还要摞上鸡毛,并且绑扎紧实,绑鸡毛主要是为了密封,就像活塞似的。

    最后,整个箱体内部还要打一层蜡,拉动的时候,光溜溜的,比较省力。

    最好呢,上部的几块木板中,还有留一块能够随拔随插的活板儿,免得风箱里面出现什么问题,把这块木板抽出来,就能把手伸到风箱里面进行修理。

    等大伙都吃完饭,几位木匠师傅也做好了两个大风箱,抬到灶台旁边,检验一下成效。

    灶台也稍加改造,捅了一个进风口,跟风箱连接。配套的,还要加一个铁箅子,盖在一个碗状的炉锅儿上。炉锅儿侧面也有个小圆空,这就是和风箱连接的。

    “我来拉,我来拉!”小奴奴瞧着风匣就跟个大玩具似的,于是就坐在小板凳上,两只小手抓住把手,使劲往回拽。

    结果当然是拽不动,又叫小李淳风来帮忙,俩人加起来才七、八岁,当然也拉不动。

    李风当然不希望打击奴奴的积极性,于是答应给她做个小的,这才算是把小家伙哄得又开心了。

    这回换上了袁天罡,他对任何稀奇古怪的发明,都有兴趣。也坐在小板凳上,咕哒哒,咕哒哒,不疾不徐地拉着风箱。

    李风则指挥伙夫烧灶坑:“先把引柴点着了,对,都堆到箅子上边——填煤填煤,对,往小柴火堆上填煤。开始不要填太多,不然压灭了——”

    这时候就瞧出来风箱的作用,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红彤彤的火苗子,越烧越旺。

    大伙都趴在灶坑门那往里瞅,嘴里还啧啧称赞:“这火头,一瞧就硬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