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忙完了台岛金融战役的部署和伦敦金的前期准备事项,周洪宇彻底松懈了下来。

    台岛金融战役完全是按照明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进行演练的,虽然说资金支援方面没有太多的帮助,但有外部的紧张压迫局势,周洪宇相信能够完美的弥补这一缺陷。

    这里他不得不感谢大陆政府的“帮助”,正是他们一如既往的强硬施压,使双方要得到的既定战果,变得更加一帆风顺。

    至于以后征伐、扫荡东南亚的金融战争,需要怎样调整攻击策略,怎样部署战力,就等谭进和克里斯·沃森两人回来再说了。

    周洪宇接到了东南海的邀约,说是俄罗斯有相关领导想与其见面谈合作。

    阿卡耶夫回到莫斯科就把周洪宇的建议向他们国内高层反映了。

    事实上,俄高层也对这几个提议很是心动,这明显就是利大于弊的好事,没理由无端放弃。

    况且这些年来,西方政治的丑恶行径,出尔反尔,让这些高层对其失去最后的信心。

    为了拉拢最后有实力的盟友,不至于腹背受敌,俄高层也是竭尽所能的想尽办法。

    这一次阿卡耶夫所带来的讯息是极大的利好。

    不仅仅解决了他们国内的粮食潜在危机,更是扩大了两边的双方贸易,让他们本就萎靡不振的经济有了新的突破点。

    周洪宇带着陈松来到俄罗斯官员所下榻的宾馆。

    双方人员经过简单的寒暄,就在会议室落座,准备开始谈判。

    周洪宇这一方有两位国家派出来的代表,加上陈松和他自己总共四个人,对方有阿卡耶夫和经贸部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另外再加两个助理。

    “周先生,我听说你对我们的粮食经营和储备,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能否详细说一说呢?”

    这俄国农业副部长,也没有过多的废话,直入主题。

    周洪宇拿起边上的茶杯小小撮了一口,组织一下语言,缓缓说道。

    “我的想法是我们双方都各自组建一个公司,这样不仅能更好的协调管理,也能更好的进行市场化经营。”

    “贵方的公司主要提供土地和种子,并且负责我们劳务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基本衣食住行的保障。”

    “而我们的公司就主要负责派遣外出的劳务人员的基本技能培训和工作安排。”

    “除了种子之外,其他的日常消费和生产工具、材料,我们都尽量采用就近原则,在贵国购买,这样的话也间接的扩大了贵国的消费。”

    俄农业副部长听完后,点点头,对此也是极为赞同。

    这对他们本地的农民不会产生过多的冲突,毕竟这些人的存在,直接带动了当地的消费,没有理由去排斥他们。

    “周先生,你的这些提议,我们会慎重考虑,不过,原则上问题并不大。”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蔬菜的问题,可以吗?”

    周洪宇觉得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棘手的,最关键的是飞机没有着落,这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

    但他还是把自己忧虑说了出来。

    “这个问题我当时也咨询了我们国内的众多专家,在保鲜技术方面,问题不是很大。”

    “关键就在于运输方面,铁路和船运实在太慢了,很容易影响蔬菜的口感和营养。”

    “经过我们众多专家的评估,只有贵国的安—124运输机,才能把蔬菜成本控制到最低,这也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

    “上次我跟阿卡耶夫先生提过这些事,本以为十架飞机已经够用,但后来我们又重新评估了一下,确认需要50架这样的飞机才能满足贵国的市场需求。”

    “虽然说这50架飞机,花销有点多,但问题还是不大。”

    周洪宇话语中毫不掩饰自己的财大气粗。

    说完之后,似乎又想到什么,眉毛紧锁,表情有些苦恼,声音低沉道。

    “飞机维修保养的问题却是非常麻烦,不可能三天两头总是往乌克兰跑吧?”

    “我这个人最不喜欢麻烦,所以这件事我就不打算掺和了。”

    对面的几人听完周洪宇的话后,都有些目瞪口呆。

    这特么的,有钱任性啊!

    两方代表都不知道怎么回话了,短暂的沉默之后,阿卡耶夫重重的咳嗽了一下,表示他有话要说。

    这件事成功与否,可关系到他的产业和官位,他不得不硬着头皮站出来打破沉闷的气氛。

    “周先生,是不是把飞机的维修场地放在你们国内,你就能够下订单了?”

    周洪宇毫不含糊的点头。

    “这当然是肯定的啦!”

    突然间他又灵光一闪,似乎又想到了一些问题,感觉成功的几率应该比较高。

    他用左手揉了揉自己的后脑壳,用2.8秒的时间捋顺一下头绪,然后他就继续说道。

    “其实我更希望你们把生产基地放在我们国内,一起合资,把公司做大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