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经过半个月的风雨兼程,陆南终于站在了梁都城门下面。

    梁国都城地处西北,风沙很大,所以城墙建造的足够高大,用来抵挡风沙的侵袭。

    城墙上坑坑洼洼的还遗留着一些弓箭射出来的坑。

    甚至能够看到一些坑里面,不时的反射出来一束束冷冽的光。

    想必是箭头太过深入,拔不出来吧。

    陆南站在梁国都城大门口,抬头仰望高大威耸的城墙,上面斑驳的痕迹,是梁家攻打他们陆家时留下的痕迹吗?

    城墙正中大门上方,“梁都”两字深深地镌刻进城墙,宛如在建造之处便存在一般。

    但陆南心知,之前这里肯定不是梁国两个字。

    具体是什么,他不清楚,因为端木衍没告诉过他。

    城门有三丈高,两丈宽。巨大的城门下面,一左一右络绎不绝的有人在进城,有人在出城。

    端的是,人如游龙车似水,绵绵不绝。

    “陆南,走啊。你发什么愣呐。”武十一在一旁催促。

    “第一次看到城墙,还是这么大的城墙,好好看看。”陆南道。

    武十一跟陆南相处了两年,知道陆南平时是一个话不多的人。

    难得一次性说这么多话,便在一旁说道。“我陪你看。”

    “爸,陆南说他想再看一会儿。”

    武十一朝着正在城门口办理入城手续的武卫青喊道。

    梁国原本是没有这个规矩的,自从梁破天闭关之后,才开始执行起来。

    “大人,不好意思啊。那个是在下的犬子。”武卫青朝着一旁的城门校尉道。

    “看什么啊?赶紧看,我们得赶紧走,别挡着别人。”

    武卫青这一声喊叫,把一旁的校尉吓得差点原地起跳。

    原本乱中有序的城门口,因为武卫青的这一声巨吼声,把那些拉车的马儿惊得四处乱窜。

    一阵鸡飞狗跳,人仰马翻之后好不容易才被士兵们安抚下来。

    校尉眼见武卫青张开嘴还想朝着那两个小孩喊,立刻道,“旁边那个瘦的跟猴子一样的也是你儿子?”

    “啊,他不是。他是我们镖局镖头的儿子。

    那个镖头在走镖的时候身亡,所以我就收养了过来。”武卫青解释道。

    “他姓什么?”

    “陆,他叫陆南。”

    “你们从圣盟过来?”

    “对,从圣盟护送这些特产来梁国都城进行交接。”

    “从圣盟哪儿来的呀?”

    校尉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会问的这么细致。

    这些信息在路引上都有记载。

    包括从哪里来,经过哪些地方,护送的是什么货物。

    随行人员的姓名,年龄,性别,全都一目了然的记录在路引上。

    关键是陆南的姓名,还有年龄,都符合上面交代下来要他们留意的信息。

    “圣盟东面,都快靠近孔国了。”

    “哦。那这个陆南,他爸叫什么?”

    “陆北山。”

    “孩子几岁时候出的事?在哪出的事?”

    校尉继续追问,这些信息上面可没有记载。

    他得问清楚了,方便专人在事后去核对。

    没看到在他后面有三个书记官正记录着呢。

    “8岁,押送路途上。这些我身后的人都可以作证。”武卫青指了指身后的人。

    校尉并没有去询问其他人事情的真假。

    他只需要把该问的问清楚就行,至于查证由其他人负责。

    “他们是来这里上学的?”

    “是的,长官,我们初来乍到,很多事情不清楚,还烦请你能够指导一下我们。”

    武卫青说这话的时候,手上不露痕迹的多了一个钱袋子。

    一把抓住校尉的手,塞进了他手里。

    校尉恍若无事的垫了垫手里的钱袋子。

    心道,不错呀,出手还真大方,从圣盟来的人果然有钱。

    钱袋子迅速的从校尉手中消失,收钱收惯了,手法非常的娴熟而且隐蔽。

    好在武卫青平常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为人大方,出手阔绰,这些都给他减少了很多麻烦。

    当然,最重要的是武卫青的体格十分具有威慑力。

    站在这偌大的城门口,他都是最显眼的一个人。

    在他这么识趣的表现之下,校尉十分痛快的盖上了准许通行的章。

    “进了城之后,你们不要惹是生非。要知道都城里的人大多都是非富即贵。你们外来的人,和他们起冲突,最终吃亏的还是你们自己。”

    “是,多谢长官指点。”

    “还有,尽快把你们这些货物交接掉。虽说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但人多眼杂之下,难免有些人会起了心思。”

    校尉似乎是在有意识的看向一些人。

    武卫青跟着校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