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礼乐射御书数,君子六艺。

    乐为大乐,共有六曲,上古乐舞《云门大卷》专为祭祀皇天,帝尧作《咸池》祭后土,舜有《大韶》祭四方神灵,禹有《大夏》祭山川,周有《大濩》《大武》祭祖先。

    击兽鼓,撞铜钟,敲玉罄,吹石埙,低沉嘶喊,气发于心,扬于口,浑厚纯澈,苍凉激昂,天地共鸣,震慑心灵,为大乐。

    孔夫子听大乐,评为四字,尽善尽美。

    从此大乐纳入儒家君子学业中,可惜战国凌乱,秦末暴动,即至天下归于汉,大乐遗失殆尽,仅余《大濩》《大武》。

    失者已矣。天下大定,乐门得以大兴,不再只是禁锢于深宫,转而走入民间,小曲,歌舞,百戏,琴操,燕乐,宫调,蓬勃发展起来。

    乐器也不再局限于兽皮做成的大鼓石头雕琢的玉罄,音乐大家苦苦琢磨,也不乏海外来客引进,中土大地出现了胡,琴、萧、笛子,筝,琵琶,箜篌等乐器,多有管弦,皆以丝竹概括而称之。

    丝竹之声,以琴为最。

    琴有七弦,法天上七星,有七调,宫商角徵羽文武,可弹三音,泛音空旷豁达似天朗气清,散音沉稳纯和似大地厚重,按音缠绵迤逦如红尘人间。

    伏羲调琴,引天地人三才神灵注入琴弦,清朗,醇厚,含蓄,恰如古之君子。

    一柄古琴,一壶美酒,一柄长剑,琴边红袖添香,江湖自有逍遥。

    当然,附庸风雅的纨绔子弟大多关注的是弹琴的美人指,秦楼楚馆中的娇俏美人,大多都有一手好琴艺,素手轻调,丝竹之声勾挑心火,引下天雷,自然财源滚滚入红楼。

    奔月山不出来。

    那削瘦男子面色一冷,瞬间火起,在这昆明城,除了沐家和汉王府的人,哪一个见到自己不是点头哈腰的,你算什么东西,他身后家奴也站起身来,手握在刀柄上,就等男子一声令下。

    “沐小公爷来啦。”

    那条青石小路口,一个人大喊出声,削手男子哼哼一笑,幸灾乐祸的甩了甩衣袖,走到一边,准备仔细欣赏接下来的场面。

    脑袋光滑,手拎长剑,一身大红的韦渡河当先迈出,身后跟着两个黑衣蒙面人,一个双手空空,一个手中拎着一柄暗红长剑,那帮人微微一惊,随即躬身喊道,

    “见过韦将军。”

    声音未消,一声郎笑传来,沐斌飞步越上,停下身行,微微喘息,赞叹道,

    “韦将军脚力太快了,可观拍马也赶不上。”

    沐斌,字可观,年方十八。

    铁凌霜侧头瞄去,只见他衣衫破烂,好似是猛兽撕咬,身上好似还有细微血迹,腰间挂着一柄无鞘铁剑,宽大厚重,应该没有开锋,上面也是血迹斑斑。

    七尺多高,身材瘦削,不过手指骨节明显突出,这是常年练硬功夫,日夜打磨才会有的骨相,和身后这个风吹即倒的纨绔不是一类人。

    两道凌云剑眉,眼似仙鹤,鼻梁高挺,铁凌霜微微颔首,长的还行,听说黔宁王沐英面容也很俊朗,看来这人应该是他的孙子。

    不过眉宇间还有一丝稚嫩未脱,面色微红,气息虽喘,心跳却未剧烈搏动,大半是装出来,这个小兔崽子,恐怕不知道韦渡河手底下的功夫。

    铁凌霜正品评沐斌面相,只见他看向自己,微微一愣,咧嘴笑了起来,随即当先引路,和韦渡河走到铁凌霜旁边的桌案前,拱手做礼,笑着说到,

    “韦将军请上座。”

    上座?第一为上,轮到第二也算上座?

    韦渡河看着笑颜如花的沐斌,呵呵一笑,转身看着铁凌霜,瞄了眼他身后手掌搭在剑柄上的戚辰和拎着一根木棍的秦扶苏,淡淡的说到,

    “哪来的小丫头片子,一点规矩都没有,家里有大人吗?”

    身后幸灾乐祸的笑声响起,一旁沐斌眼神一凝,扫了过去,那红衣男子忙憋住笑,退到一旁,丝毫不再敢出声。

    铁凌霜面容冷冷,一丝血红爬上眼睛,缓缓站起身来,凤眼眯起,杀气如剑,盯着韦渡河那颗光头,低沉一笑,

    “上一个提着剑的杂碎,被我踢到栖霞山下,摔成了肉酱,秃驴,你记好,别说你是王妃的弟弟,就算你是朱棣的儿子,离开南疆前,我肯定会用这把刀。”

    轻轻握住腰间长刀刀柄,铁凌霜一字一顿,

    “砍下你的头!”

    山顶一片寂静,劲风呜呜,吹的火焰摇动,铁凌霜一手紧握长刀,又伸手搭在长枪上,全身气血收在胸口,戚辰和秦扶苏也浑身皆备,盯着韦渡河身后的两个人。

    一旁的沐斌傻了眼,听说今天护国门下有场大战,一个满脸刀疤的女人和韦渡河过了几招,沐斌当时正在山林里抓豹子,错过了这场大战,大为惋惜。着急忙火的从山林里窜出来就要等应付完今晚琴会就好好找一找这位女英雄,没想到迎头碰上韦渡河,要和自己一起来琴会。

    刚上山顶,一眼就看出这个占了自己座的女子自己正是手下禀报之人,不成想只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