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个月就要走了。

    老康一直都不太在外人面前说笑,憨直的狠,只在他们几个发小面前才露出调皮劲,从初中到升大前的三年,一共六年的时间里,云苏很少见到过老康的父亲,只是从他只言片语里能察觉出,他的父亲说的少,动手的多,大概龙腾古国的父亲们都这样吧,用行动来代替语言,用巴掌让你牢记一生。老康的父亲如此,云苏的爸爸亦然……

    看着面前满脸焦虑的小黑脸,云苏反倒是心情平静了下来,在他们这个群里云苏一直都是核心,带着玩,带着学,带着混,反正他说的最多,做的也最多。既然今天兄弟来找我谈人生了,那我就陪他唠唠呗。

    “你就别在那长吁短叹了,得了,喝点奶,压压惊,”云苏递过一杯刚冲的豆奶。

    “当兵就当兵迈,我爸还在问我要不要去当兵呢,急啥呀,我知道你舍不得我们,也不就三年的事迈,就当去旅游一趟,还是带薪多好。何况你爸给你找的路子应该不错,我听人说,魔都那边各国的领事馆多,你去了就给老外站领事馆的哨,过去都是些老外的租界,老外的日子过的多滋润啊,你也看到了。

    你说他们都过得那么好,能坑了给他们站哨执勤的小兵?而且那边外国妞多,你说咱们这个小城都没见过洋妞,也就在师范见过一个徐娘半老的,远距离看着还行,近了就是一脸大麻子跟我家门口的卖的侉饼一样,你就不想去看看?

    都说魔都的天更蓝,海更广,咱没见过,你代我们去看看,看看到底那个黄浦江边的东方明珠塔是不是全玻璃透明的,看看地铁是不是有很多老外,你别插嘴,让我说完,就一句。

    人总要出去走走的,我们男人不说胸怀天下,可至少要到天下去看看吧,没点眼力劲,以后有了孩子怎么跟孩子吹牛逼,老子当年如何如何。”云苏一个劲的给老康上麻药,希望老康能挺过这段离别的酸楚,还有只身外出的恐惧。

    对于他们这代独生子女而言,食足以发胖,寝足以一天到晚,玩,那就多了去了,总之这代人的生活里面就没有烦恼。如果有,那就是自寻烦恼。

    “可……我还是有点怕,你们都不在就我一个人,异国他乡的。”老康抱着牛奶杯子含糊不清的说。

    “想那么多干嘛,你当是梁山好汉排座次啊?我们又不是走投无路,只不过找条更好的路子走而已,是金子在哪都发光,以你这样默默付出的性格,肯定受部队那些老兵的欢迎,到时候朋友一大堆,还怕没人陪你?”云苏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边说着边从自己的储物柜里摸出小霸王游戏机,“废话不多说,前几次都没你玩的好,怎么样,敢不敢再来~整两局。”

    转眼就到了中秋,云家每年的惯例,逢中秋和春节,家里的长辈就会坐在一起团圆下,爷爷一直都是住在父亲家,所以每年长辈们都来家里做客。

    云苏的爸爸有四个兄弟,两个姐妹,最小的过继给了族里的亲戚,前些年回来认过祖,只是姓氏没有改,还跟着养父姓。

    老三在所有的兄弟姐妹中最能闹腾,总是闲不住,干什么都很激进,完全不像老云家稳当,中庸的处事风格,年轻的时候去海上做大副,遇见海啸一点音讯都没留下,也没有留下一儿半女的。那时候云苏的父亲都还没成家,所以这些也是云苏升大三年的时候听父辈聊天才知道还有这个三叔。

    大姑嫁到乡下因为家庭纠纷,加上那几年闹饥荒,又穷又没有的吃,天天还要服侍家里的几个老人,乡下规矩多,儿媳命如草,哪能求长生,最后又病又饿,抛下还在襁褓里的强儿哥走了。云苏的爸爸为这事还去闹了一通。

    而那个很小的时候云苏去家里玩过的二叔,云顺安早年患有小毛病没太注意,后来发展成了绝症,云苏的爸爸与家里的一个亲戚一起在魔都陪了两个月的床,也走了,那时候云苏的二哥云长盺才八岁。最后剩下现在的大姑(二姑),大伯和云苏的爸爸。

    今年的中秋节挺热闹的,大伯家的两个儿女都在,哥哥云子豪,姐姐云梦溪难得聚到一起。大姑这边三个儿子都来了,老张家三个男丁都是喝酒的狠人。

    大姑夫走的早,小哥哥张继红还在一岁多的时候大姑夫就去世了,大姑一人拉扯三个嘎子长大,云苏的爸爸也经常帮忙,所以三个堂兄对云苏他爸感情深些,现三个人都有了家室,一得空就喊他爸爸过去喝酒。

    今天是中秋佳节,阖家团聚的日子。云苏家老老少少十几口人,吃饭前大家一起动手,忙了一个下午总算张罗了一桌饭菜。

    素城邻江,江鲜不少,有虾,整个醉虾,有蟹,蒸上一锅,什么黄鳝了,炒上一大盘,其他各色鱼类,如鲫鱼,胖头,泥拐,什么新鲜挑什么。再弄上几瓶陈年的老酒,几瓶饮料,齐活了。一大家子十几号人坐在一起,八十多平的小屋里充满了笑声和快乐。

    整个晚上老爷子笑呵呵的看着一桌子的儿孙,只吃不说话,来了敬酒的,喝上一口老酒,吃上两口菜,没多久一杯酒二两有余,老爷子就喝光了,再想要点,几个儿女不干了,怕老爷子喝多。老爷子自己动手才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