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度。

    直接短袖过去,会被冻成冰棍。

    这样的亏在乌克兰号过一次,晚上在街头被冻的直吸鼻涕,这样的糗事,一次就够。

    一天后,张一在索契降落。

    这是俄国位于黑海边最大的城市,也是大名顶顶黑海舰队的母港城市。

    在天上看,整座城市依山傍水。

    蓝天、白云、大海碧波无尽,看上去很不错的样子。

    城市建筑颜色以白色、浅灰为主。

    建筑风格偏欧式。

    在机场降落后,崔友、九名新队员,还有一名当地女人为张一接机。

    很明显,这是一个俄罗斯姑娘。

    蓝色眼睛、白皮肤、鼻子大而高、眼眶相比黄种人较为凹陷、身阔体拔,看上去很正气。

    “boss。”

    崔友介绍道,“这位是叶卡捷琳娜·克里莫娃少尉,她带我们前往‘纳兹兰’小镇的军营。”

    叶卡捷琳娜·克里莫娃抬手向张一敬一个军礼。

    然后看向跟在张一身后和卡普和铁拳。

    两狗身上捆着背包,看着有些怪诞。

    “您好张先生,欢迎您来到索契。”

    一句流利中文。

    “我曾经在天朝留学,还在俄驻天朝魔都使馆工作两年。”叶卡捷琳娜·克里莫娃解释。

    张一视线从崔友和叶卡捷琳娜·克里莫娃身上扫过,问出心中疑惑:

    “现在可以告诉我原因吗?什么事情一定要我过来呢?”

    “听闻您想购买‘卡什坦’,现在恰好有这么一个机会。”

    叶卡捷琳娜·克里莫娃道:“这种东西属于非卖品,所以我的上司,想和您谈一笔交易。”

    ‘卡什坦’是俄版‘密集阵’,近防神器。

    张一砰然心动。

    有崔友随行,张一心境还算安稳。

    一行人十二人,登上四辆越野车,离开机场。

    汽车向正东方向行驶。

    经过城市,张一注意到城市街道干净、整洁、行人如织。

    而且这里居然不是很冷,三月份气温大约六七度的样子。

    叶卡捷琳娜为张一解说。

    原来,索契是一个以旅游业著称的城市。

    是地中海边上有名的疗养、度假圣地。

    只是,随着越野车离开城市,沿着唯一一条沿海公路进入山区后。

    后面越来越‘荒凉’。

    这里群山环抱,重重叠叠,绵延深长。

    在山与山之间有片片小湖,湖水碧绿恬静,瀑布星罗棋布。

    绿意青葱的林荫、小鸟鸣啭的歌声、偶遇群鹿在奔驰....

    ‘荒凉’意味着没人,却是动物们的天堂。

    一路走来,张一在心里把唐皇、明帝在心里骂了八百遍。

    为什么如此昏溃无能,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没有打下来?

    这样的感慨在路上持续三百多公里后。

    汽车进入烂路。

    “我们刚刚进入北高加索自治区。”叶卡捷琳娜提醒,“从91年到现在,这里一直活动着大量恐怖份子。”

    像是应景。

    汽车经过一处山坡脚下,几处房子散乱地立在不远处。

    更远处山坡上,成群山羊正在牧草。

    走近了,张一注意到。

    这些牧民的房子外面都有一堵石墙。

    上面弹痕清晰可见。

    穷困潦倒的牧民,身披破烂地羊皮袄、手里拿着牧羊棍、站立在泥路边,注视着车辆经过。

    “有一些地方政府顾不到,牧民会被恐怖份子发展成眼线....”叶卡捷琳娜解释,“所以在这里,不要相信他们说的话。”

    张一点点头,受教。

    “为什么不派更多驻军呢?或者是移民。”张一好奇。

    以天朝经验,地偏的地方,把人迁走,集中建村,方便管理。

    这样可以完美破解牧民被恐怖利用的事情。

    崔友开车。

    叶卡捷琳娜坐在副驾。

    张一和两狗坐在后排。

    女人回头用蓝色的眼睛看向张一。

    “我的国家没有钱、也没有足够军人....”

    “......”

    张一无言以对。

    一路走过来,张一发现,所谓战斗民族,其实更像一个补鞋匠。

    边防四处漏风。

    回想在网上看到的段子,天朝北地漠河对面,俄边防哨所用稻草人站岗的段子。

    后来才知道,诺大的俄国居然只有七十七万军人编制。

    包括海陆空三军、及内务、导弹军这些。

    其中却缺编二十五万。

    也就是说,广阔的疆地。

    包括战斗、内务、后勤....等等服务性质的军人,只有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