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翟弼清伸手搭嘴,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小点声,昨晚茶楼接待了两拨修士,正是苍穹派和天阴派的人。他们就宿在二楼。”

    璇玉子听罢,立即设下一层隔音禁制。

    “来人有多少?”

    “苍穹派有两人,天阴派只一人。”

    璇玉子沉吟一番,最后道:“边走边看吧。小方呢?”

    “他一早就出去了,说是去看看矿区的情况。”

    “他倒是心大,现在镇子内外的局势错综复杂,朝廷对矿区看守肯定极严。这时候跑过去窥探,保不定会被当成歹人抓住。”

    三人说了一会儿话,算算时辰,那边的活动也差不多要开始了,便一起出了茶楼。

    大街上愈发热闹了,熹微的晨光洒在街道上,有那么一瞬间,璇玉子甚至有一种置身京城通衢的错觉。

    到得街中段,踇隅观的山门早已被围观群众围得水泄不通了。

    好在,踇隅观在人群中分出一条贵客通道。

    几名试经道童簇拥着一位身穿黄色道袍的年迈道士,站在山门前,恭迎四方来客。

    翟弼清指着中间这位气度非凡的老道士,说道:“那位正是这座踇隅观的首任方丈,名叫余莫河。据说是从安西州清虚观调过来的,只是一名没有修为的持牒俗道。”

    二人看着四方要人陆续入内,评头论足,游离却没什么兴趣,反而在四处张望。然后就在人群中见到两个熟悉的身影。对方正好也看过来,随即就迎了上来。

    “道心道长,多时不见,别来无恙?”

    “秦公子,韩前辈,好久不见。”

    来人正是秦乐心和韩胜超。

    各各打过招呼,游离居中介绍一番。双方不免寒暄一阵,便将话题转到这场观礼上。

    游离好奇道:“踇隅观落成典礼,秦家受邀观礼乃是意料之中,但为什么只有你们二位前来呢?”

    秦乐心笑道:“因为家父和两位兄长都在忙着家祖扩庙之事。”

    “扩庙?”

    秦乐心左右看看,然后压低声音道:“上头有令,只要老祖宗能平定雾魔岭妖邪,山水辖境就能往南延伸至安化镇。”

    游离抬头看了眼师父,却见他侧耳听翟弼清咬耳朵,压根就没注意这里,便开口道:

    “雾魔岭之事,若是还缺人,我可以……”

    话还未说完,人群突然一阵涌动,连带着游离和秦乐心,都被推搡了一个踉跄。

    只见一位身穿红色襕衫的少年,由两名侍卫护着,闯过人群,趾高气昂地在二人面前立定。

    “一个小小土地公,护佑一方的职责都做不好,每年还要靠县城隍分出一些功德信力,才能维持泥塑金身不朽坏。当后人的不以为耻,反而躺在先人的老功劳簿上,到处吹嘘。羞也不羞?”

    秦乐心闻言,胸口起伏,脸色铁青,正要发作,却被身后的韩胜超按住肩膀。

    于是出言讥讽道:“我家老祖宗神位再低,守的也是千家万户的生计和福报,总好过跑去深山老林里的山神,神位是高了那么一点点,却只能与禽兽为伍。”

    说罢,直接拉着游离和韩胜超,朝着迎宾通道走去。

    只留下那个被噎得除了“你,你,你……”,就再也不知该如何反驳的少年,在背后气得直跺脚。

    游离笑问对方根脚。

    “本县知县家的公子,叫柴荣。柴家老祖与我祖父曾是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后来先后封神。柴老祖的封地在县城以北的深山里,是一名山神。所以啊,这家伙平日里鼻孔朝天惯了,别人都要让他三分,我可不怕他!”

    游离听罢,心里便有了大致的判断。

    柴家走的是读书科举的传统路子,秦家则更倾向于靠近修行界,因此加入了道会司这一阵营。

    与余莫河互相致礼后,递上请柬。

    余莫河一一翻看,笑吟吟道:“原来是勇毅公之后,幸会幸会!啊——三位原来是自踇隅山来,褚道会一再提及踇隅山上有高人清修,不意‘踇隅’一名倒是被敝观占了去,贫道初来乍到,今后还请道长多多关照。”

    璇玉子还了个稽首礼,笑道:“道友客气了。踇隅山乃是西域万民心目中的圣山,圣山县的百姓本就该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踇隅观’。”

    余莫河问道:“可曾入册了?”

    余莫河所指的,是朝廷每三年向天下颁布一次的《神官道册》。记载着丹泽帝国境内各处的山水神祇,以及仙家门派,是目前最权威、最全面的道册。

    入了《神官道册》,便意味着朝廷和修行界的双重认可,也便有了属于自家的道籍,按例不再受世俗王朝的统治。

    璇玉子知道对方的用意,轻笑道:“自然是入了的。新一期的《道册》即将颁布,届时余方丈一看便知。”

    余莫河点点头,“请。”

    璇玉子便当先跨步,领着一班年轻人走入山门之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