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一日,于营中商议破城计策。

    辅董进谏曰:前日属下冒犯将军,实在该死,今愿献一计助将军破城,以补我过。”

    儁闻之喜,遂安慰问计,董曰:“那白绕等皆市井无赖之人,谋反之初搜民舍之食尚得供养。

    但彼数十万众,消耗之粮非常,又屯其粮于沃田,将军只要偷渡斜山,破其粮脉,何愁不彼不自乱也。”

    朱儁大喜,大赏于其,遂点各营精壮九千人,亲自带队,那斜山窄而长,路止一道。

    儁至斜山,正于巅涧观望千里山河,不禁诗曰:君不见白骨蔽野纷如雪,高树悲风声飒飒。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儁与前部皆过斜道,忽一声梆子响,山石滚下,四面喊杀震天,俩壁之上乱箭不止。

    儁退不得,急唤辅董,却闻董与一伪装儁之人假装败出,已领众将士回去矣。

    儁大惊,知中计也,遂与部下弃枪捉刀,下马走峭岩,奈暗岩皆被辅董所计磨圆。

    众人一拥而过,顺岩而跌落山下者,不计其数,儁捷走北路,至河水边少歇,众人狼狈不堪。

    正要吃水,前面一军杀至,有人大喊曰:“辅董在此,朱儁速速投降”。

    儁大怒,急召众人再战,众人见前路被截,漫山遍野的黄巾兵,皆不敢战。

    儁见亲卫也皆不敢,深叹数声,单骑冲出阵来,杀数十人,被众人绊马而擒,押至辅董前。

    辅董与其耳边说了数语,儁惊恐不定,冷静片刻后,大笑,说数句莫名其妙之语:

    汝名非汝名,汝计非汝计。汝名亦关汝名,汝计亦关汝计。但汝变何人不变?可惜吾汉山河,终究是吾汉山河。

    辅董默然不语,命将其推出。

    沛县曹孟德,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聪明绝啥?

    什么我军三个会败的情况?

    难道除了因为对面人多,我们人少这个原因外,还有其它原因吗?

    大家都长一个脑袋,为什么你就能比我聪明那么多?

    好想问问四弟另外三个情况是什么。

    但又不敢问。

    万一他觉得我是弱智怎么办......

    “原来仗还可以这么打,不愧为曲逆候的子孙。”

    “这个办法却是可以学学。”

    “恭喜将军,贺喜将军。有此佳徒,又得二位猛将和曲逆候之后相助,此次平叛,必然如虎添翼。”

    之前说过,称赞一个名人之后,说他有先祖遗风就是最大的赞誉。

    卢植对陈暮的评价,显然是相当不错。

    而且大帐内的将领们听完之后,也是心服口服,对刚才的不信任一扫而空,纷纷交口称赞,认为他们的确做到了以少数人,斩杀了千余人的战果。

    众人的风评转变,前倨后恭,陈暮稍稍一思索,大抵也就明白了原因。

    事实上这个战绩对于他们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们来说,也都觉得自己很难办到,因此一开始才觉得刘备信口开河大言不惭。

    只是碍于卢植的情面,没有明说。

    唯有孟震心直口快,没有想到得罪人的问题。

    他们认为这件事情做不到的原因也简单,无非就是刘备人少,敌人人多,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除非他们的五百人都是精锐,是见过血的百战老兵。否则在同样都是农民军这种战力的情况下,几乎做不到在损失很少的情况下击杀击溃这么多人。

    实际上大部分人做不到,不代表就没人做不到。

    关键在于做事方式的不同。

    这个时代的知识和读书权力掌握在谁手里?

    门阀世家手里。

    世家子弟不屑于去做中低层军官,因此很多从底层升上来的将领不认字,不读书,不会兵法,打仗习惯性靠勇猛冲锋或者一些作战经验行事,很少去思考计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如他们没有两个万夫不当之勇的大将。

    但抛开这些因素,陈暮觉得事情其实很简单。

    无非就是发挥机动性和组织力,搞点偷袭,没什么大不了。

    一,骑兵警戒,用游击战偷袭。

    二,组织地方官方豪强势力,进行针对打击。

    当然,这只能算一个笼统的概括战术,里面还有很多细节没有说。

    如马匹问题,认路问题。

    马的爆发力虽然不错,但耐力不行,持续跑个两三个时辰就会累瘫。所以一般情况下,有50匹马,不一定就有50名骑士。

    不过他们并不需要如同在大草原上那样奔跑,只需要平时保持和步兵差不多的速度,在部队附近巡逻侦查即可,发现了敌人就回来报告情况,让陈暮

    刘备虽然当年四方游学,算是比较有经验,但他哪知道其它郡县的乡间小道?

    这个时候群众路线就起了良好的用途。

    黄巾起义初期,黄巾军被豪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