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葡萄牙人借以耀武扬威的武装舰队被彻底摧毁,他们只好灰溜溜地坐上小船,前去投靠南方的殖民地港口基尔瓦。

    但危机并没有解除。

    优素福清楚地知道,他们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自己向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庞大帝国发出了宣战书。

    一百多年前,他的先祖们也曾在血与火中誓死抵抗驾船而来的葡萄牙人,但最终只换来一个灾难性的结局。

    蒙巴萨被付之一炬,整座城市化为火海。无数族人被屠杀,连天上的鸟都被打落于地。

    侵略者们搜刮的财富倚叠如山,以至于他们带来的舰队船只都装载不下。

    他必须竭力阻止同样的悲剧再度发生。

    在果阿接受的教育令他受益颇多,优素福训练他的武士们使用火枪和大炮、教给他们驾驶三桅帆船的方法。

    他又指挥蒙巴萨的渔民们从近海打捞出沉没的葡萄牙舰船上的加农炮和弹药箱,将它们架在沿海新筑的防御工事上,严阵以待葡萄牙人的进攻。

    令所有人惊诧的是,那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日本女孩竟然是块神枪手的料子。

    ——据清本人所说,因为父亲是一名四处游历表演喜剧的狂言师,她的童年都在流浪戏班里度过。自小耳濡目染,她也学会了许多杂耍技艺,最擅长的就是蒙眼扔飞镖。

    后来德川幕府发布禁教令,她信奉天主的父亲因此获罪并被处死。

    一名神父设法将她送到长崎的仁慈堂,后来又辗转到了澳门。清就是在澳门被那个酒馆老板拐走并带到蒙巴萨的。

    拉杰同情清的遭遇,专门打了一副银质的假牙,委托伊莎贝尔送给她。

    这个小小的礼物让东方女孩很感动,大大改善了她因自卑不肯开口说话的问题。

    后面的两个月葡萄牙人发动了几次试探性的小规模进攻,都被守卫蒙巴萨的居民们一一击退。

    耶稣堡失守的消息尚未抵达果阿,这些进攻者来自南部的基尔瓦,那里只是葡属印度一个小小的军事据点。

    一天晚上老欧德带领渔民截获了一只小船。

    船上的两名葡萄牙间谍交代说他们是奉命前来侦察蒙巴萨的防御情况,还透露了一条重要情报——一支由二十艘武装帆船组成的舰队已载着一千名士兵从果阿出发,即将抵达基尔瓦接受指挥官佩德罗的统辖。他们计划在复活节之前发起总攻,一举夺回耶稣堡、彻底摧毁蒙巴萨。

    对抗强大的敌人,仅靠苏丹卫队和城中的居民远远不够。必须争取更多支持。

    在蒙巴萨北方的山地上世代居住着一个自称为姆瓦纳的游牧部落。他们勇猛善战,连未成年的男孩都能单独捕猎狮子。

    不过这个部落多年以来与蒙巴萨冲突不断,因此结下世仇。

    在优素福的记忆里,父亲正是死在征讨姆瓦纳的路途中。

    可事到如今,如果不能联合他们共同抗击葡萄牙人,单凭他手里这支小小的队伍毫无胜算。

    老欧德极力反对这个决定。在他看来,姆瓦纳人不仅不会出兵帮助,甚至极有可能趁机把前去游说的苏丹抓起来处死。

    为增强说服力,他还向人们展示了自己后背的可怕伤疤,那是在某一次与姆瓦纳的作战中留下的。

    即便如此,年轻苏丹的决心也没有丝毫动摇。

    他的母亲也忧心忡忡,只有伊莎贝尔表示支持。

    优素福力排众议,带着他的小队伍趁夜出发——未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这支队伍完全由与姆瓦纳部落没有恩怨的外来者组成:苏丹本人、他的混血未婚妻、哑巴金匠和日本女枪手。

    刚一进入山林地带,他们就感受到剑拔弩张的氛围。

    五个猎手潜行在灌木和浓荫当中,在他们身后包围穿插、从他们头话的沉默大个充满了戒惧。

    优素福暗自庆幸,占领耶稣堡后盘点军火,自己坚持将两把最新式的燧发手枪拨给清使用。

    “我们来此不为挑起战争。海上的敌人就要来了,一旦我们抵抗失败,接下来矛头就会对准你们。”优素福借机拿出苏丹的威严强调,“我要求立刻面见大酋长!”

    或许是苏丹的威严起了作用,又或许是拉杰的沉默震慑了众人,姆瓦纳人低语一阵,为首的武士答应了优素福的要求。

    同时他也提出一个条件,所有人必须上缴武器,由他们押送至大酋长跟前。

    小队伍没有太多选择,只得照办。

    经过一段幽暗密林,他们转入山泉奔腾的崖间小道。

    姆瓦纳人的部落修建在一处近乎直立的陡壁上,由古代遗存的岩石教堂改造而成。上到顶端唯一的方法就是壁虎般手脚并用向上攀登,一旦中途滑落,便只剩粉身碎骨的命运。

    在这样一个地方恐怕只有山羊才能生存下去。优素福带领他的小队伍谨慎地攀行。

    很快他们发现部落里其他居民在峭壁上行动如履平地,背着孩子的妇女、甚至大肚子的孕妇都能来去自如。许多人围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