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秋菊闻言不由心虚,脚下一个趔趄,险些把手里的托盘扔了出去。

    太后见状,眯了眯眼睛,笑问:“怎么,是囡囡又为难你们了?”

    秋菊将托盘放到小几上,转身回来,在寝殿中间跪下,想了想后,决定还是照实说:“回禀太后娘娘,今日奴婢与郡主吵了一架,郡主生气,搬回芙蕖院了。”

    太后松了口气,吵架拌嘴什么的,都是小事,只要囡囡没闯祸,那就万事大吉了。

    “起来回话,囡囡平日里气性可没那么大,你们都吵了些什么,能气得她搬回芙蕖院?”

    太后昏迷了整整十日,早就躺腻歪了,再加上刚吃了点粥,精神好了些,一时有些睡不着,又惦记着自己的孙女,话便多了些。

    秋菊应道:“今日辰时末,郡主带着珠翠过来看望娘娘,奴婢和春兰没拦住,郡主进寝殿后,令珠翠在外面大喊‘皇后娘娘驾到’,把奴婢和春兰骗去外间,等奴婢和春兰知道上当回来时,郡主已经喂娘娘您吃了不知名的药,奴婢生怕那药会损及娘娘凤体,一时情急便和郡主吵了几句……”

    太后笑道:“哀家是囡囡的嫡亲祖母,是这世上最疼她的人,她怎么可能害我。”

    秋菊噘嘴道:“奴婢当时着急嘛,哪里想得起这些,再说,奴婢问郡主给您吃的什么,她支支吾吾不肯说实话,还骗奴婢说是芝麻糊加当归……”

    太后笑骂了一句“这促狭的丫头”,笑完,她又正色道:“秋菊,你和春兰这次可冤枉囡囡了。”

    秋菊虽不敢反驳太后,但脸上的表情显然是不服的。

    太后笑眯眯地道:“哀家这次能醒过来,还多亏了囡囡给我吃的当归味儿芝麻糊呢。”

    她决定新编一个故事来缓和一下慈宁宫的宫人们与囡囡之间的关系。

    如果姜翎在这里,也许会发现太后开始编故事的时候,脸上的笑容与她忽悠人时的笑容,如出一辙。

    太后新编的故事才起了个头,便见秋菊一脸不信的样子,跪在踏脚上给她揉腿的春兰也是一副“您糊弄谁呢”的表情。

    太后不禁暗叹:这些丫头长大了,不好骗了,还是小时候可爱些,我说什么她们就信什么,不像现在……

    她沉吟片刻后道:“先前钟太医和秦太医不是说了吗,他们都没诊出来哀家是什么病,更别提对症下药了,那哀家是怎么醒过来的?

    后来听秋菊说起囡囡的事情,哀家才想起来,哀家前一阵子只觉得身体异常沉重,活像压了一座大山在心口上似的,怎么也醒不过来,但就在今天,那座大山却像冰雪一样开始消融,压着哀家的大山没了,哀家也就醒了。

    上次哀家醒来,也是因为囡囡在身边,你们没忘吧?所以呀,囡囡才是救了哀家的大功臣呢。”

    太后大概做梦也没想到,她绞尽脑汁儿编出来的说辞,竟完美地跟事实贴合了……

    太后这番话,秋菊原本只信了三分,但她抬眼见到太后一脸笃定的样子,便就信七分了,再想到两位太医说过的话,越想越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想来想去,就信到十分了。

    于是她不由分外愧疚起来,两根食指拧得像麻花一样,嘴唇嗫嚅着,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了。

    太后忽悠春兰和秋菊,目的是让她们能和囡囡好好相处,一边是她嫡亲的孙女儿,是她疼到命里去的人,另一边是她看着长大的几个小丫头,是最贴心最忠诚的心腹,都是她的亲人。

    亲人们不合,头疼的还不是她这个中间人。

    因此,她总是寻着个由头就想两边撮合,只是以往的撮合,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罢了。

    这会儿见最不肯服输、态度最傲慢的秋菊都被她拿话将住了,太后不由暗喜,面上却一片愁云惨雾,唉声叹气地道:“可怜哀家的囡囡,一片好心却被你骂得都不敢待在慈宁宫了,也不知她要多久才会消气,来看哀家这老婆子……”

    秋菊咬着唇“噗通”一下又跪地上了,肃然道:“太后娘娘,明日一早奴婢便去向郡主负荆请罪,求郡主原谅,将郡主请来慈宁宫。”

    太后折了秋菊的傲气,目的已经达成,便收起装出来愁容,安慰道:“成,那明日你便替哀家走一趟,好好哄哄囡囡,待她过来,哀家自会批评她。行了,都歇着吧,大半夜的你们也都困着呢。”

    春兰秋菊齐齐谢恩。

    然而秋菊哪里还睡得着,想到上午自己骂的那些话,她惭愧得很,又犯愁明天该如何哄得那娇蛮郡主原谅她……

    春兰知道秋菊睡不着,便没留她在太后屋里值夜,让她回自己房间去睡,免得她翻来覆去睡不着搅扰了太后的睡眠。

    而她则熄了寝殿内大多数的灯,只留角落一小盏,令寝殿不至于黑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然后才脱了袄裙,钻进软塌上的被窝里,沉沉睡去。

    这一夜,太后睡得极好,第二天醒来后只觉神清气爽,但同时也饥肠辘辘。

    只是她没等用早膳,就开始催秋菊去芙蕖院。

    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