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两人叙谈直至午夜,黑山才把吴不凡送走。黑山感叹着,郡守滕越做着存韩国百姓、王室血脉的忠臣之事,却要背着卖友、背主的投降判国的骂名。韩王安呢?有理想有抱负有平台有当世最优秀最忠诚的两个大才,最后,一个被他亲手送到秦国被害死,一个按他的要求投降秦国,自己只能花天酒地,过着让自己的大臣放心的糜烂生活。韩非最惨,他本来可以和商鞅一样做一个开天辟地的法家,如果说商鞅之法适合战国争雄,那韩非之法就是适合大一统后的天下之法。他带着对故国无法割舍之心,却胸怀法家天下大一统之志,带着无耐、遗憾走上黄泉路。黑山心想着马上要去当兵了,便和老师说:“老师,我已经向郡守提出要去从军了,只等着郡守安排好就出发。”“你太急了,读书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何必像一个匹夫一样去战场冒险?”老师扶了扶黑山送给他的眼镜说道。“有些东西在书房里学不到,当年孙膑用兵时,没有田忌他就指挥不动齐国军队了,吾观天下一统之势已明,我可不想失去建功立业的机会。”黑山回答说。孟昭见黑三决心已定,便放下眼镜,进入库房,一会儿就抱出来十多卷书,说:“这几天你专心读些兵书,这些《吴起兵法》、《孙子兵法》和《信陵君兵法》。都是老师亲手抄录。”这个年代,兵书及其珍贵,老师一下子拿出来这么多,黑山十分感动。向老师行了个大礼。说:“老师,天下将一统,我看了《商君书》,觉得如果用他来治理统一后的国家肯定不适合。老师学问渊博,为什么不再招几个聪明好学的弟子,为统一后的大帝国找到治国的大策呢?”“你才读了半年书,有如此眼光,已是难得,统一后的秦国能善用《吕氏春秋》,再结合《韩非子》中的《法治》,天下再大,不难治理!”孟昭回答说。“弟子也想认真读一读这两本书,不知道书库里可有?”黑山一听老师如此评价这两本书,也好奇了。“等你能活着从战场回来,再说吧!”孟昭看来并不想那黑山这么快读这两本书。转眼又过去了半个月,一天早上,黑山和老师正在书房里读书,管家陈伯来报:“县令、尉、丞等数人来拜访少主,已在前厅。”老师便让黑山去会一会,自己并没有动身。黑山知道老师隐居在此,不喜有人打扰。便独自来到前院会客厅。“三位大人,何需亲自登门,使人来唤一下小民便了。”黑山对着三人个一躬身行礼。“岂敢,在此多谢黑山兄弟救命之恩。”三人也对黑山行了大礼,道:“若非黑三兄弟协助快速破案,郡守在治下遇刺,武库被烧,我等三人难逃一死也。”“三位大人,请入座拜茶!”黑三伸手,请道。三人并没有坐下,县令拿出一卷木牍,说先恭喜黑山了,便打开木牍宣读:“南阳郡桐柏县大河乡张家村张黑山功士,协助官府在郡守遇刺一案、火烧武库未遂二案中生擒刺客六名、韩国间人十七人。居首功,依律爵升四级,拜爵大夫,赐田十四顷,宅三亩,金二十溢。”接过那盘甸甸的黄金饼,约足有现在三十斤。县令又让人帮黑山重新梳一个正中朝上的发髻,拿出一个板冠,帮黑山带上。板冠,正是前面一块竖起来的二寸宽三寸高的漆黑板,正中有一条红色的槽,后面有个圆形布套,套在发髻上用木簪插上既可。“多谢各位大人!”黑山向三位大人道了声谢!感觉整个头:“原来是黑山小兄弟啊!不敢当此大礼!你的大名,大河乡已经装不下了。”忠暗想,这还是八个月前那个又黑又瘦,穿着破破烂烂的小孩子吗?“多谢亭长大人,当时帮我家大哥写的推荐书!”说完黑山又是向亭长忠行了一礼。“俺是当过兵的粗人,礼行来行去烦人,能帮到你是俺该做的,也是俺荣幸!你先里面坐,俺们一起喝一杯!咋样?”忠十分豪爽的说。亭里面的午饭有一盆米饭,鸡蛋磨菇汤,一份炒腊肉,一碗青菜。已经是大夫标准了,再也不是之前经过时吃的青菜粥了。黑山最近饭量大的吓人,除了留一些饭给小黑外,便把菜往饭盆一倒,端起盆一阵猛扒拉,一眨眼,所有的饭菜汤都干干净净的,摸摸肚子,也有八分饱意了。自从进了书院,吃饭要坐直,小口慢嚼,想大口扒拉一下,老师在旁边就开始批评了,从来没有在外面吃的痛快。来收碗的老亭卒看得目瞪口呆,盘算着下回黑山再经过要加大量。黑山正想向亭长忠告辞,却见忠心事重重的样子,便好奇的问道:“亭长,是哪个不长眼的惹你了?我看你好像有心事啊!”“也没有什么,乡里的牛走失了一只,昨天牛倌进山里寻找,一夜没有回来,牛倌的老婆担心就报到我这里,本来应该组织乡里的精壮进山去找的,但这几天都忙着插秧,没有人手,连亭里的亭卒大都放假了!我正发愁呢!”忠回答到。黑山本来想快点回家,不想管。但一想这个忠曾经帮大哥光写过推荐书,找这些刚好也是小黑的强项,就说:“我可以帮你试一下,或许能找得到?”黑山主要是为了报答忠以前的帮忙!“在茫茫的桐柏山,各种道路如蜘蛛网,别说一个人一头牛了,就是来个几百人进去也看不到什么!我还是等等吧,说不定下午他就拉着牛自己回来了。”忠回答说。“我能在十多万人的桐柏县城不到一刻钟就找到那六个刺客,应该也能在这茫茫群山中找到牛倌和他的牛。比你带几百号人还管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