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夜,柳相锦挥泪告别应君和一众归阳观道士道童,背着等身的行囊下山。

    他的行囊中放了一打一打的符纸,十多柄桃木剑,六把铜钱剑,三枚镇魔印,还有一桶朱砂。

    符纸是由观中道童给他画的,桃木剑也是开光祭炼过的,都算是符器,铜钱剑是被祭炼过,且都是新铸的,上面的官气甚浓,只可惜铜钱终究是凡物,炼不成法器,否则这铜钱剑必能成人道法器。

    不过,据闻天师府有一柄七星铜钱剑,乃法宝,是借了明国的国运炼成的,上面的每一枚铜钱都是明国皇帝亲赐的,每一代皇帝都会赐予一枚那个年号铸成的第一枚铜钱,如此以明国国运养剑,只五百多载,就炼成了一件法宝。

    但可以,这样的法宝一个朝代也不能有几件,而且限制极大,随着国运衰败,乃至国破家亡,这法宝还会自跌境界,甚至成废物一件。

    当然,也有人道至宝传承至今仍有大用,而且威力更甚以往。

    就比如夏禹铸造的九鼎,黄帝的轩辕剑,始皇帝的九龙玉玺。

    这些都是因为后世人寄思其上,才有造就。

    但因为某些原因,这些人道至宝大多遗失,不是被流放宇宙,就是被打入九幽,或者直接神秘失踪……

    至于某些原因是什么,那自然是乾坤天地乃至整个宇宙中最强势的门派在搞鬼了。

    “师父,我去了。”柳相锦一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架势。

    “去吧,别叨叨了,天都快亮了。”应君道。

    “好的,老师。”柳相锦耷拉着脑袋。

    终于走了。

    ……

    乌漆嘛黑的天色,今夜的天没有皎洁的月亮挂上。

    不过,远处灯火通明的长街短巷却让人安心不少。

    而且柳相锦刚走到山下,就有人拥上来迎接。

    “道爷请上轿。”来人还扛来了双人抬的软轿。

    小厮含胸驼背,脸上全是讨好的笑容。

    “你们是侯府的人?”柳相锦问。

    “是的,小姐有事先回府上了,特让小的在此等候道爷下山。”小厮忙道。

    “哦,你们等多久了。”柳相锦问道。

    “没多久没多久,就一会您就下山来了。”小厮赶紧应着。

    “嗯,那我们出发去侯府吧。”柳相锦点点头,也没再问下去。

    “道爷,您这…让小的给您背吧。”小厮要去接柳相锦的行囊。

    “这家伙可不轻。”柳相锦掂了掂背上的行囊。

    “小的还有些膀子力气,还是让小的来吧。”小厮舔笑脸道。

    “好,给。”盛情难却,柳相锦就将行囊解下来,递给小厮。

    小厮笑着接过行囊,背上肩膀,他本就弯曲的脊梁也没被压弯一点。

    不过他脸色依旧,吐一口气道:“道爷,请您上轿。”

    柳相锦盯着小厮看了一会,确定他没什么事,方才上了软轿。

    他背来的行囊可不轻,至少八十斤,寻常人背着,肯定得累够呛,而这小厮却脸不红,心不跳,身形没有半点变化。

    这侯府小厮也有些本事,看起来定是练了些武功,锻炼过身体。

    软轿往海城城中移动去,扛软轿的是两个壮汉,走路四平八稳,做轿夫应该有好些年了。

    侯府在城中,与官衙同在一条街道,那儿正是海城三坊之一西勋坊,为海城中心。

    海城三坊为英雄坊、褚吴坊、西勋坊,此三坊皆海城达官贵人豪商巨贾居住之地,所以住在此地便也是身份证明。

    佬山离三坊有数十里,中间要穿过九街十六巷,方才能到。

    不过侯府的人稳健也快,仅三刻钟就到了侯府,这中间也没发生什么意外。

    在通明的雷火灯下,阴邪鬼物可不敢冒头。

    柳相锦刚到侯府大门前,徐青瑛就来迎他了。

    在徐青瑛身旁还站了好些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僧人道士,将军老儒。

    看一眼就觉得奇怪的阵容。

    “可是应道人当面?”有道士先走了出来。

    柳相锦从软轿上下来,回礼道:“小道邴之,乃师父弟子。”

    这话说的拗口。

    道士一愣,然后点点头:“缘是应道人徒弟,果真是名师出高徒啊。”

    他就这么感慨一句,便没再多言。

    “不知道长是?”柳相锦赶紧问道。

    这道士看着就不简单,浑身都透着有道真修的气势。

    “贫道华清子。”道士执一道礼。

    柳相锦赶忙回礼,这可是老前辈,虽然修为不高,但是名声却很响,尤其在凡俗,他没拜入佬山时,就听过名头了。

    在海城,在整个江南,名头都是响当当的。

    也许他师父可以不在乎这位,但柳相锦这刚入门的小道士可得重视这位,否则……

    好像也没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