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半晌之后,李承乾随手将写有于志宁名字的竹简扔进了火盆里,脸上的表情也放松了下来。

    对于李承乾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坚守的。自己娶了于志宁的孙女,不代表会和他们的利益站在一起。

    自己唯一需要站在一起的人,就是李世民。自己只需要和他站在一起就行了,其他的人无所谓,不重要。

    魏王李泰看起来文采飞扬,可实际上这是他的人,是山东的世家。

    这一点李承乾很清楚,人家玩的就是这一套儒门学问,这些东西自古以来都是把持在他们手里。

    至于说关陇的那些人,出身鲜卑族,北魏的权贵,八大柱国,人家玩的是兵权。

    新兴的关陇贵族玩的也一样,除了兵权之外,他们也玩政治。只不过现在还没有上台,李世民威压着他们罢了。

    在军事方面,则有李世民提拔的那些亲信将领担任,总体上维持了朝局的稳定。

    仔细的研究这数十年的历史,就会发现这些战争一直是他们彼此之间打的,都是亲戚之间,或者父子相残、兄弟相残。说白了就是有资格在台面上玩游戏的、在台面上撕杀的,也就是这些人。

    李承乾不禁想到了李治。

    李治的皇后是太原王氏女,萧淑妃是江南肖家的女儿。说白了,她们两个就是李治在维持平衡,让她们两个在后宫里面打,同时让江南士族和关陇贵族打。

    而打的东西就是他的太子之位,你争我夺。利用自己的夺嫡,把所有事情搅了一个乱七八糟。

    而在这件事情上,李治又选择了另外一个人,就是武媚娘,自己老爹的女人。

    一方面,李治或许真的喜欢这个武媚娘,另外一方面,后宫也的确需要一个强势的女主人。

    李治把武媚娘弄进了后宫,拳打王皇后,脚踢萧淑妃。

    李治废掉了王皇后,废掉了萧淑妃,朝堂之上清洗了长孙无忌。

    夫妻二人配合默契,可以说是彻底把权利握在了自己的手里面。

    等到李治死了之后,武则天甚至登基了,说白了就是李治给的权力太大了。

    李承乾坐在火盆面前,光映照着他的脸,思索着大唐建立以来这么多年的历史。

    再看看后来历史发展的脉络,大致上李承乾已经有了一些想法。

    这次要娶于志宁的孙女,除了搞定于志宁以外,也要试探一下李世民的态度。

    虽然表面上父子不和,自己搞出了很多事,李世民也教训了自己,自己还上演了一出自杀的戏码,搞出了很多事情来触发李世民的同情心。

    不过那是父子之情。

    天家之间的父子之情和君臣之情,是两码事。

    太子是接班人,皇帝考虑的是合不合适与合不合格,与父子之情没有太大的关系。

    李治看起来是个小正太,很弱的感觉,似乎谁都能欺负一下。可李治是从小在李世民面前长大的,由他亲自抚养,早年有长孙皇后亲自教养长大。

    这种待遇,无论是李承乾还是李泰都没有,他们小时候家里还在打仗。

    在李承乾和李泰的阴影之下,李治的隐忍也就理所当然。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这个小正太可一点都不弱,下起手来那叫一个稳、准、狠,直接从夺嫡之争中脱颖而出。登基之后,那也是隐忍不发,结果把那些人一扫而空。

    李承乾叹了一口气,随手把竹简扔进了火盆里面。

    这件事情不用再想了,自己不可能去走李治的路。

    自己现在已经是太子了,李治的路对自己来说没有丝毫的借鉴意义。

    现在自己已经是标靶,就放在这里。李世民不会像护着李治一样护着自己,那是他最后的手段。

    说白了就是大号废不废的先看一看,如果废的话就上小号;如果没废,那就让大号继续。

    中华千年以来值得自己学的东西有很多,想借鉴的人也有很多。无论是前朝还是后世,自己似乎都能够找到适合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这些人当中,李承乾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汉景帝。

    老家伙的一辈子就是在各种各样的斗争当中,年轻的时候就打死了刘濞的儿子;登基了以后开始忽悠弟弟;诸王造反的时候,都快把弟弟忽悠傻了。

    那一句“朕死了之后当传位给梁王”忽悠傻了多少人?

    汉景帝对梁王更是优待有加,那待遇远超一般王爷的待遇,甚至都比太子更加的过分。可是最终的结果呢?

    汉景帝还是把皇位传给了儿子。

    至于梁王,那就是忽悠忽悠就算了。李承乾觉得自己都可以学一学。只不过这种话不能说,李世民可不是窦太后。

    外面响起了脚步。

    李承乾抬起头看了过去,发现来的人是遂安夫人。

    这个地方也只有她能够过来了,甚至太子妃苏氏都不能来。

    看了一眼遂安夫人,李承乾说道:“有什么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