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何教授看到了希望,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希望。

    他要拜刘牧樵为师,成为国内的第一流颈椎外科专家。

    过去,他主要关注的是椎体的支撑问题,而刘牧樵,更主要是侧重于修复神经。

    众所周知,颈椎脊髓出了问题,最核心、最本质的治疗就是修复神经,修复了神经才可能从轮椅上站起来。

    当年体操运动员某兰颈椎受伤,至今还在轮椅上,要是能够在刘牧樵手里治疗,就有希望重新站起来。

    可惜那个时候最顶尖的专家,也没有现在刘牧樵的水平。

    昌西医院手术室里,手术进行得还顺利。

    手术在显微镜下做了很长时间了,刘牧樵很认真,但是手速很快,几十束的神经,他一束一束缝合起来。

    何教授也被分到了三束,他用了三个小时,才完成了三束的缝合,其中还有一束被刘牧樵推翻了,他重新来过。

    手术做了11个小时。

    终于,缝合了最后一针。

    “叫病人不能焦虑,肢体恢复功能要从三个月开始,一直到三年。三年之内都需要进行功能锻炼。”

    这是刘牧樵对李主任的交代,很多病人在这个时期会出现焦虑,只有给了他明确的恢复时间,他才会配合训练。

    “我要做第二台手术去了。”刘牧樵说。

    “我还可以做一助吗?”何教授兴奋地说。

    刚才这台手术,对何教授的帮助是很大的,这样的手术要是能够跟十台八台,自己的技能来一个飞跃绝对不是问题。

    谁知刘牧樵有些惊疑,问何教授:“你能做一助吗?这一台手术是神经外科的,你会做神经外科手术吗?”

    这次又轮到何教授吃惊了,“你还会做神经外科手术?”

    刘牧樵把手术衣丢进篓子里,手套也丢进了污物桶里。

    “会的。”

    “你又是主刀?”

    “是啊。”

    “你是三个学科的专家?”

    何教授简直不可思议,一个外科医生,你怎么可以在三个学科上都成为专家?

    何教授追问:“这三门学科,颈椎、胰腺、颅脑是互相没有联系的学科,你是怎么做到的?”

    刘牧樵就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他也没有多解释,随便敷衍一下,说:“我吧,爱好比较广泛而已。”

    显然,这样的解释没有说服力,也没有逻辑性。

    刘牧樵走了,何教授只好与苏雅娟汇合,在宾馆里等候刘牧樵。

    “苏雅娟,我问你,刘牧樵是怎样成为三个学科专家的?”

    苏雅娟正在喝茶。

    他们在宾馆一楼的咖啡厅里等刘牧樵回来。

    “他不止是三个学科的专家。”

    “啊!那还有别的专长?”何教授很吃惊。

    苏雅娟抿了一口茶,说:“他在外科方面,达到顶级专家水平的有胰腺外科、肝脏外科、肠道外科、神经外科,脊椎外科,骨科的无痛正骨法,还有特殊伤口的处理。在内科系统方面,他的神经学科,儿科学,中医学,针灸推拿都有很深的造诣。他还有很多方面的特长,譬如影像学,影像学专家一般也不是它的对手,心血管的介入治疗,他的手法也是独一无二的……”

    何教授越听越是心惊。

    当他听到苏雅娟介绍说,刘牧樵用微创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癫痫的时候,他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

    “我想跳槽。”

    “你们附属医院有好几个跳槽过来的,朱亚光,就是你们大学附属神经精神医院的,他带了几个人过来了。等一会,你就可以见到他了。”

    “朱亚光?我认识啊,他是附属神经精神医院的一颗新秀,比我还小,名气却不小,他来了多久了?”

    “才半年多吧。他是我们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今天,刘牧樵和朱亚光会师了,朱亚光的手术从上午就开始了,最关键的部位,就等刘牧樵来主刀。

    这几天,刘牧樵所做的手术都是非常有难度的,就譬如今天这台颅脑外科的手术,手术部位接近脑干。

    一根铁丝穿透进了脑袋,今天是第二次手术。

    第一次是取铁丝,清创不彻底,留下了杂物,出现了颅内感染。

    要不是接近脑干,朱亚光也不至于要等刘牧樵上台。

    刘牧樵和朱亚光都在显微镜下操作,他们几乎是在毫米级范围内做手术,连喘气都要很小心。

    刘牧樵由于有宗师级的穿刺水平,所以他在显微镜下操作时,几乎是没有颤抖的,丝毫不动。

    朱亚光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的手也很稳,但是在显微镜下看,这种颤抖可就不是一点点了。

    他想不通,刘牧樵怎么可以做到一丝都没颤抖。

    这是教不来的。

    朱亚光只能在颤动的情况下做缝合。

    其实,他做得很出色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