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个要求不过分,也是客观需要的,可是,做不到。

    整个震区需要大量的发电机,救援队伍在阜城不能摸黑救人。

    大量的救援人员进驻阜城,他们有的是空降,有的是步行。

    打通道路的施工人员也在连夜工作。

    今天最后一架直升机降落下来。丁久毅尽了最大的努力,久盼的发电机没有到,随机而来的是一个极度危险的病人。

    病人已经昏迷。

    苏雅娟昨晚连夜制的二十几瓶急救药派上用途了,她给病人喂了药之后,神志恢复了,血压也上来了。

    利用这个窗口期,刘牧樵带领几个人快速做了剖腹探查,结扎了破裂的血管。

    病人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刘牧樵,这个病人很危险,需要输血,休克了。”赵一霖又在大喊大叫。

    刚才这一飞机的病人,都是从一栋七层楼高的坍塌废墟中救出来的人。

    没有表皮伤,但血压很低,肯定是内脏大出血,要不解释不了休克的原因。

    刘牧樵做了腹部检查,板状腹,不但有内出血,还有空腔脏器的穿孔,这是一台大手术。

    “杜小平,你那台做得怎么样了?”刘牧樵在外边大声问。

    “怎么?你这里需要我吗?我把这里交给蒋薇薇。进哪间手术室?”杜小平说。

    “哪里还有毛线手术室!就在外面做了!”刘牧樵说。

    “麻醉师呢?总不可能没有麻醉师吧?”杜小平在交班,把主刀给蒋薇薇。

    “你别管了,我就是麻醉师!”刘牧樵准备用马醉木树脂做麻醉了。

    “灯光呢?准备手电筒!”

    他们已经做了预案,今晚只能用手电筒了。

    这一台手术一看就知道,没有大量的时间肯定拿不下。

    “苏雅娟,急救药。”刘牧樵大声喊。

    没有血液,大输液也不多了,现在只能用最古老的方法抢救了,苏雅娟制造的急救药,也就是上次救皮院长夫人的那种药,效果很不错。

    苏雅娟尽了全力,才制作了20瓶。

    这是不收费的,也没有办法收费,成本价就是金百万万。钱是小事,关键是犀牛角,刘牧樵给苏雅娟的那部分,基本上用光了。

    苏雅娟又喂给病人吃了一瓶,过了十多分钟,病人血压上来了。

    “抓紧时间手术!”刘牧樵边说,三刀开腹派上用途了。

    腹腔打开,一股臭味扑鼻而来。

    大肠破裂。

    刘牧樵想哭。

    生理盐水本来就不够了,这个病人需要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真是屋漏又逢连夜雨!

    没办法,救人要紧。

    刘牧樵和杜小平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清理完腹腔中的粪便,找到破损的血管,止住了血。

    “老兄,手电筒的光不够呀。”刘牧樵说。

    “要是他们i63卫生队能借一点光就好。”杜小平。

    “他们的发电机也小了,不够用。”孙涛进来,刚才他已经到那边问了一下。

    i63卫生队也在满负荷工作。

    “你还和那个丁久毅联系一下,可不可以向隔壁借一点电,哪怕是一只灯泡也行。”刘牧樵还没讲完,孙涛已经冲出去了。

    孙涛又走了。

    他变得很凶,但是,他又不敢对救援人员凶。

    他和丁久毅在那里理论,理论了好一会,他们一起过来了。

    丁久毅在手术室里看了一看,都在手电筒下手术,病房里,除了蜡烛,其他就没有光线。

    今天,苏雅娟也变了身份,她不再搞中医了,跟着赵一霖在观察病情,这里开药,只有西医可开。

    丁久毅看了一圈之后,回到了飞机上,发动直升飞机的发动机,在空中飞了一圈,然后降落下来,把飞机的大灯对准医疗队。

    顿时,医疗队营地雪白通亮。

    “我给你们3小时。我总得给飞机留下一点航油飞出去加油。”丁久毅给了最后的时限。

    医护人员一片欢呼。

    3个小时,把最重要,最紧急的先处理了。

    孙涛在排查病人,有13台手术需要紧急处理。

    不在手术室里做,就在野外!

    麻醉不够,刘牧樵充当麻醉师。

    医生不够,护士也上台做医生,就连赵一霖,邹庆祥和苏雅娟也成了助手。

    要抢在3小时内把这13台手术拿下来。

    马达声轰鸣,13台手术在快速进行,最先完成的是刘牧樵,他把后面的步骤丢给了助手,来支援别人。

    他支援了3台手术,有的已经抢在3小时内完成整台手术,有的,还得继续做下去。

    丁久毅很抱歉地关掉了大灯,接着又关掉了发动机,营地突然之间又进入黑暗之中。

    该做的手术还得继续。

    在野外做手术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