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冬至过后的第三天清晨。天依从草榻上爬起来,仍感觉浑身酸乏,不过脚相对好受许多。帐中的其他人还未醒来,她悄悄地裹上衣服,走到寒冰坚固的帐外去。

    东方的天际泛着一层白光,洛阳城已在冈峦和森林后隐去不见,就连城内最高的夯土高台,也被树影遮蔽了。天依忽然感觉,自己前半年所有的生活,都在这一座小城里面发生,对人生来说实在是一种浪费。

    忽然一阵风吹过,天依打了个寒战,连忙蹑回帐篷里去。早上的温度格外地低,恐怕已经到了零下十度左右。走进帐篷,她发现其他火伴也渐次起来了。

    “孩子官,你这回这么早就起来了。”张嫂同她说。

    “您还是叫我小洛吧!”

    “好,小洛,能不能去帮忙把外面帐幔扎的梢给拔一下?我们一会就收。”

    “张嫂,咱都在一块过那么久了,就别这么客气了。”天依笑着说,向帐外走去。

    “你这不当官了嘛!”

    天依将帐幔四沿的木梢挨个拔去,数了数,踏入帐中,放入一只箱子。紧接着,人们便走到帐篷四周,把厚重的布幔撤去,叠好,又将木骨架挨个拆除。光这一只帐篷的布幔,就要在牛车上占一层不小的位置,其他小构件只能靠家奴们人力来背了。

    “又要开走了。”当太阳从树梢间爬起来的时候,天依看着逐渐忙碌起来的营地,对乐正绫说,“今天一过,我们恐怕就进了那群山里了。——今天教什么?”

    “还是教他们国际音标。”

    “为什么我们不采用原来拉丁化的方案?”天依问道。

    “我前两天确实是这么预备的。但是昨日我又想了想,他们要进行音系描写,终究是要接触国际音标的。”乐正绫说,“我们课的是通书,不是简单的汉语的表音方案。何况拉丁化只是描写音系的一个方法,在现在这个世界,没有必要在遥远的东方采用拉丁化的方案,而仅仅是为了方便和拉丁文明接触,因为使用拉丁字母的人和国家,现在还在遥远的八千公里外。”

    “不是说曾经有一支罗马部队和帕提亚打仗的时候失散了,来到过东亚地区么?”

    “那个远在日后陈汤的时期了。而且那也只是记载上的疑似,未能断定。”

    “甘肃不是还有一个罗马村么?”

    “旅游业的魔幻产品。”乐正绫道,“就跟各地的仿古商业街一样。你看他们那个村里修的西方建筑,风格在文艺复兴之后的比比皆是。”

    “我记得我看过一篇报告,说在当地的墓中发现过印欧人的骨架。”

    “现在是公元前122年,不是公元2012年,现在的甘肃西部至新疆一带,印欧人海了去了。”乐正绫看着西边的群山,“我们过几个月,也会看到的。何况那个墓还出土了铁锅,都不一定是西汉的。”

    “原来如此……”

    “教士卒用拉丁文字,看到罗马人,还是得学罗马人的语音词汇语法,不如我们直接在东亚开一条表音文字的传统,比拉丁文字更有描写性,更精确。”乐正绫说,“国际音标就能很好地帮我们开创这个传统,至于它会在后代流变成什么样子,在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那就不是我们这一代的事情了。”

    “乐正将军高瞻远瞩,小的佩服!”

    “不是,你不要突然这么整,搞得跟拍电视剧一样。”乐正绫笑了起来,“当然,如果有台摄像机在我们身边一直录制的话,剪剪或许能拍。”

    天依听了这话,突然有些震悚。她朝四周望了望,并没有发现什么。

    “走,我们去帮忙抬幔。”

    牛车已经牵到,众人将帐篷布折好,抬上车背,随后返回去取自己的囊物。

    “今天还要去什里么?”张嫂问乐正绫道。

    “嗯,以后每天估计都需要。”

    “什么时候去?食时就去么?”张嫂用袖口擦了擦手上的灰,“如果食时就去的话,我们给你们备点吃的。”

    “可能是吃了朝食再去,张嫂不用担心。”乐正绫向她说。

    待整备完成以后,远处的鼓点又响了起来。家奴们继续跟在队伍的后面,向西面行去。官道穿过原野和田地,天依看到远处树道。

    “好,夷,你在革上写一下昨日记的六个书。”

    众人都以一种出头鸟的眼神看着他。他有点尴尬,提起笔,在草圈中心蘸了墨,在革上画昨日的符号,但是似乎并没有记住几个。

    “行不行?”士兵们紧张地看着他。

    夷邕最后只写出了较为简单的i和o。其中i还直接写成了一条竖线。

    “这两个你会念么?”乐正绫看着他。

    夷邕摇摇头。

    “昨天睡前有温习么?你小时候受汉文的时候,老师有没有提过,说‘学而时习之’?”

    夷邕不吭气,只是坐在地上。

    随后,她围着士兵们转了一圈,向他们说:

    “我们这个什,之所以有十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