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本上没有处理过后宫之事。

    因为她的低调,所以在后宫并没有多少亲信,但长公主却不同,多年来她一直协助皇后处理公务。

    成亲之前,也曾协助太后处理永安宫的事情,所以宫中人手大半她都能指挥。

    何况暂时嫡长公主,按道理尊贵还在耿德妃之上,何况如今她要捍卫的是自己的父亲和亲弟弟。

    “这个的确值得一试,事不宜迟,我们赶快分头行动,我先去找长公主,然后去找杨俭和袁汤。

    你负责调动大理寺的人马,并与窦武保持联系,还有王朗那里就拜托你了。”

    此时东方已经发白,风雪正浓,二人却毫不在意,一头扎进了凛冽寒风之中。

    这两天长公主刘华,心中一直有些没来由的不安,孩子刚好也有点着凉了,哭闹不休。

    她担心是远在巴蜀的丈夫有事情,即便天气恶劣,依然派人出京去了西南打探消息。

    大清早她便起床去练剑,从很小的时候她就养成了这个习惯,风雨无阻。

    刚摆了个架势,外面就急着来通传,大学士袁盱求见。

    刘华眉头一皱,她虽然贵为长公主,但却与朝中大臣素无往来。

    此时袁旭突然造访,她立刻敏锐的察觉到,一定是朝中出了大事。

    “快请。”

    “见过长公主,袁盱此来有大事相商,不知长公主可知道,昨日龙麟卫请了窦老院长紧急出城。”

    刘华一愣之后,脸色渐渐的就变了,对于窦老院长的地位,她自然再清楚不过。

    而他此去无论是给皇帝看病,还是给皇后,抑或是几位皇子,都是她至亲之人。

    而能惊动袁大学士的,基本可以排除其他人,只能是父亲。

    “难道是父亲……”

    “现在还不确定,但清河王母子已经得到了消息,如今已经联合杜密,准备登高一呼,自立为帝。”

    “刘维他竟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尽管事出突然,但刘华惊诧之余,仍然是用的肯定句,而不是反问。

    “耿德妃趁着宫中无主,已经伺机控制了宫城,臣想请长公主出面,将皇城控制权先拿回来,等待陛下诏书到来。”

    此时时间紧迫,袁盱也没有一句废话,刘华毫不犹豫地点头应允。

    “好,我立刻进宫,若情况属实,还请大学士在外指挥调度,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她之所以丝毫也不怀疑,是因为整件事情,只要让她出面控制宫廷,就摆明了是在维护陛下的权益。

    “来人,即刻召集人手,先入永安宫。”

    听到这道命令,袁盱暗暗赞赏,长公主果然杀伐果断,心思也缜密。

    耿德妃再利害,对于永安宫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控制住。

    而且那边的人全都十分可靠,先收拢永安宫的人手,再从永安宫进皇城,既能保证自身安全,又可以轻易控制局势。

    两人匆匆分手,各行其事。

    刘华一边急急朝永安宫赶去,一边凝眉思考,除了宫城,还有什么能够下手的地方。

    忽然她双眼一亮,记起了一件事情,或许可以成为此事的转机,不过,她必须先要取得整个南宫的控制权。

    永安宫因为不在南北两宫范围之内,太后又不在了,每日宫门紧闭。

    所以耿德妃匆忙之间,也没办法顾及,只能传令关闭宫门,紧守不出,没有她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永安宫众人对于长公主,自然是唯命是从,刘华匆匆清点了一下,永安宫一宫二殿,加起来守卫和宦官也不少。

    总共二百三十多人,剔除老弱病残,有战斗力的只有一百八十人。

    不过刘华觉得已经足够了,德阳殿的侍卫是北宫最多的,只要有她出面,耿德妃就只能靠边站。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进宫,可这也难不倒她。

    当初赵戒和梁皇后叛乱时,梁太后果断交出了宫中的密道,用以换取梁不疑的性命。

    后来刘志深感密道的好处,所以又重新进行了疏通规划,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完整的密道路径。

    但太后和皇后却各知道其中一条,刘志宠爱长女,事先也告诉了她一条道路。

    在这一点上,她甚至比几位皇子还得父亲的信任。

    而她掌握的这条路,恰好就是从永安宫直通德阳殿的密道。

    所以她只需要先潜进德阳殿,然后召集人手打开宫门,再与永安宫众人汇合,一路直奔南宫而去。

    南宫中,皇帝所居的中德殿,朝议的崇德殿,还有皇后的长秋宫,只要她一声令下,马上就可以脱离耿德妃的掌握。

    其实耿德妃也不是知道她无法守住宫城,但她早已无路可走,只能舍命一搏。

    她只能寄希望于杜密能够迅速召集人马,然后昭告天下,立刻登基。

    再以皇帝的名义,将执金吾等兵力抓到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