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当天晚上,赵进按计划带着李平、史明和王成武拜访了左梦庚,除了孝敬了几样大家凑的首饰珠宝外,还送上了十几块肥皂。

    没直接送银子主要是银子这东西少了根本没用,多了他们又送不起,且正常来说左梦庚也不会是个缺小钱的人。

    将信将疑的试用了赵进吹嘘了半天的肥皂后,本来对赵进等人的拜见兴致并不很高的左梦庚很快高兴了起来。

    肥皂的效果其实并不见得比左梦庚这等贵公子常用的淘米水、香面儿以及皂角效果突出很多,甚至还会使皮肤有些干干的、涩涩的。

    但肥皂胜在用起来方便、且去除皮肤上的油污效果好速度快,而这两个优点却恰恰又是在洗漱上多喜欢简单的男人们的最爱。

    因为高兴和新奇,左梦庚还特意对赵进他们品评比较了一番这些洗涤用品的各自优缺点。

    李平也这才知道,左梦庚平时一般多用的是淘米水和香面儿,皂角则用得比较少。而且,左梦庚居然首用穷人惯用淘米水也主要是受他夫人的影响,而他夫人则是跟宫里头学来的,说是对皮肤好。

    宫里头,这个词使几人都不禁都心中一凛。

    香面儿,左梦庚也挺喜欢,主要是这东西用料多,看着就高档,还很香。

    香面儿,就是用毕豆磨成面后,辅以香料和中药等制成的一种混合面。

    使用时放入水中融化,就水来洗。以前,人也多将香面儿制成一个个便于携带和放置的豆子形,因而也有种叫法为澡豆。

    李平能知道香面儿这么冷门的知识多亏了爱美的赵兰月,没有肥皂之前,她就这么干。

    不过,对于赵进等人把肥皂定名为“肥皂”,左梦庚却很不理解,一细问,赵进等人不知肥皂为何物差点漏了馅,左梦庚毕竟不是傻子。

    原来,浙江的皂角很出名,据说皂角树果实尤其肥大,去污效果也好,因而人们就把这种皂角称为肥珠子,或是肥皂,肥皂在李时珍的中有专门的记载。

    不过,好在肥珠子的使用并非很广泛,北地用的也不多,赵进、李平等人没去过浙江,又没来过南方,没用过倒也正常,左梦庚只是调笑了几句,倒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但是肥皂再称为“肥皂”显然就不合适了。

    既然赵进进献的“肥皂”明显有股子异香,左梦庚建议干脆就把赵进说是其下属家传的这种新型洗涤用物叫“香皂”吧!有点惊魂未定的赵进等人自是都连连称好。

    定了香皂的名,左梦庚更是满面春风,估计也为自己头一次给一个物件定名而兴奋。

    就着这股子热乎劲儿,左梦庚又对赵进近段时间做人做事的能力大大表扬了一番,并肯定了赵进这些日子鞍前马后的功劳。

    中间,左梦庚在听了赵进对史明的吹捧后,一时技痒,还和史明小小的比试了一番。

    左梦庚的武勇并不是吹的,还是很随他爹的。

    但史明更不是盖的,他抓住了这个机遇,凭借后世更为科学的现代格斗技巧让左梦庚大大惊叹了一番。

    在左梦庚不住的夸赞中,史明更是隐晦的表达了他当赵家的护卫头目时间并不长、之前也从过军并也领过百十号人。

    左梦庚果然来了兴趣,就多问了几句。

    史明的解释简单且流利,河北某地为防贼的新募之军,后来因缺粮缺饷且贼势过大而散了。之后为了帮助曾对自己有恩的赵家,他甘心去当了护卫并不离不弃。

    史明未经与大家商议就篡改了原本的履历并拔高形象,还对答如流,一看就早有准备。赵进和李平虽大感突然,却也没有表示什么,反还帮着史明圆了几句。

    而时河北之地也战乱不已,这种故事多了去了,左梦庚也没表现出怀疑更没有多问,只是又大大的夸赞了一番史明的忠义。

    史明的心情大好,笑容几乎都快藏不住了。

    第二天上午,当大家再次如约聚到赵进那里时,史明仍是满面春风不减,只不过这回多了李盛才和刘世雄二人。

    赵进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个手抄的小册子,上面是他记录下来的关于大明军中的规矩。内容很多,也难怪他会如此好心且不怕费事的给大家都抄了一本。

    对照着小册子,赵进整整讲了一个上午,也让李平大开了眼界。

    没有近现代通信技术的支持,古代如何指挥大兵团作战一直是李平比较好奇的一件事,尤其是像左良玉这种动辄十万以上的人马更不可能没有任何规矩,但李平这具身躯原有的级别和残缺不全的记忆又无法为其提供足够的解答。

    直到听了赵进的讲解,李平才明白大明军队所仰仗的是一个以旗帜、乐器和塘骑为主搭建起来的一个完整指挥体系,也是一个比较成熟和复杂的指挥系统。

    人一过万,无边无际。

    光靠喊叫来发布指令,即使不考虑一级一级往下传递的时效性的问题,哪怕就是到了最基础的作战单元—伍和什之后,总会有部分士兵可能因各种原因而无法听到命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