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到襄阳的第二天,李平早早的就醒了过来。

    这些日子,他的睡眠一直很不好。不管睡得多晚,经常很早就醒,哪怕这一夜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在屋子里睡的也没有例外。

    这时天已经亮了,夏日的早晨来的格外的早。

    透过破烂的窗户,蔚蓝的天空冲入眼帘,雨后特有的清新也随之扑面而来,各种昆虫的叫声更是此起彼伏。

    看了看身侧睡得正香的宋宝来,李平小心的起身并轻轻的打开了房门,在门口挤做一团呼呼大睡的队内骨干们立即占据了他的视线。

    门外的这块在小部分残存大屋房什么。

    最后就是非常紧要的营房建设问题了,他们必须得先让大伙有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

    商议了半天,宋宝来一直都闷着脑袋,估计是尴尬的留也不是、走也不是,直到李平很自然的给他分配关于扎营建屋的事时才又活跃起来。

    总算吃完了早饭并把去外面征兵的人送走,剩下的所有人立即开始清理瓦砾并四处搜寻能建造简易房屋的材料。

    只是瓦砾好清理,建房子的材料却很不好找。这是城里,他们总不能去拆别人的房子吧!而去城外同样也不是那么的轻松和容易。

    今天能凑合着搭出两个窝棚就算不错了,很多人恐怕晚上还要露天而睡。

    正在所有人都郁闷的时候,左良玉答应的粮食与酒肉却送了过来。

    昨天他们到这里时已经渐晚,这些当然来不及准备,今日还没出中午就送了过来已经算是神速了,也足见左良玉对他们的重视。

    虽然分到李平这里的肉只有几条并有点发臭,酒也只是一坛还淡的如水,粮食更是只有一石多的陈米,但这总算是他们见到的第一笔正规补给,对粮食已经见底的他们是非常关键的补益。

    而且随粮食与酒肉一同送过来的还有几身衣服,虽然并不是什么绫罗绸缎,但却也都是没有补丁的八成新衣,应该是让他们这几个头领替换一路来已有些褴褛旧衣,李平没有客气的近水楼台先得月要到了一身。

    考虑的还真的挺细,看来对他们也是真的有些认真的。

    毫不吝啬的宣布将酒肉在晚上全部拿出来给大伙加餐后,官兵们因上午干活而有些低落的情绪终于又高涨起来。

    然而没过多久,正当李平继续挥汗如雨时,赵进却又突然派人来喊他。等李平过去时,却发现史明、王成武这些人也都赶了过来,不知道又有什么事。

    人齐了后,赵进立即眉头紧锁的传达了一个刚接到的命令:左良玉要求各部立即开始全力扩军,争取在短时间内将部队扩充10倍以上。

    李平听完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又确认了一遍后,沉思了半天不得其解。

    襄阳其实已经丧失了大规模征兵的条件。

    前年官军就已经征过一回了,去年农民军打来了,官军然后又打回来。来来回回厮杀,又你征我征,能充军的青壮已所剩无几,这些从昨日襄樊两城的守卫状况也可以看出很多倪端。

    小规模的再征发点儿也许还行,大规模恐怕就只能滥竽充数了。

    赵进在这个问题上显然也不想同大家做过多交流,李平能看到的问题,他同样也能看到。简单的提出由大家各自想办法后,赵进就让大伙儿散了。

    下午,傻大个儿刘三终于回来了,于是李平又掌握了一些新情况。

    襄阳这几年不光是来回过兵,灾祸也不少,去年就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蝗灾,百姓流离失所的很多。要不是张献忠打过来并开仓放了粮,估计会死很多人。

    但也因此,有不少人跟着义军走了。

    刘三以前待过的街坊,自然也变化很大。有些人死了,有些人走了,又有些人来了,他大概还认识的也就十之二三了。

    刘三曾经最恨的那家粮店,现在也不开了,转行做了收杂货的铺子,原有的仆人伙计也只剩下五六个,早没了当年几十上百号人的盛况,甚至那老板的3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听说也没了一个。

    傻大个儿十分的解气但也有些愤恨不已,居然只没了一个让他有那么点点失望。

    不过,那个一向对他多有照顾的小惠姐姐还活着,待他不错的铁匠父子也还在,还有那个原来车马店的伙计贺柱子……

    说到这些,傻大个儿刘三就一直笑,看来也有不少美好的回忆。

    吃过了勉强算是丰盛的晚饭,李平去赵进那里商讨。

    赵进正十分的头疼,他已经琢磨了一个下午,尤其是他意识到了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那就是拉不够人,他的游击职务恐怕也将坐不稳。

    这十分的棘手,在拉兵扩军上逼迫着他必须有大建树才行,他甚至十分认真的思考过李平上午的举措,但却并不很看好。

    目前,他更倾向于史明的计划。

    史明和王成武跑出去溜达了整个下午,他们在观察襄阳地面的动静,回来后史明也没有隐瞒他的想法。史明打算明天就开始直接去街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