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比,外加上袁氏显赫,郡守等一应官吏又如何敢挡?    纷纷决议开城献降,迎接大军。    故而,吴县轻易被攻克。    随着吴县纳入治下,接下来袁耀亲自坐镇郡守府,差人传檄各方。    短时间内,各城邑不知是畏惧袁耀威名还是仰慕袁氏的家族庞大势力的缘故。    大都城邑都传檄而定。    短时间内,袁军将吴郡纳入治下。    另一面。    只说,原本于吉是打算利用侧翼消耗,袭击袁军后勤粮道,迫使其首尾不能相顾的,但随着严白虎执意率部救援乌程的缘故,此策略却是出现了缺陷。    虽然太平教麾下信徒众多无数,但他们省份本就是于田间耕种的乡民,战力极其堪忧。    他虽然依旧贯彻着此策在实施。    可谁未料到,留守丹徒的守将蒋钦频频寻找到有利时机,遣部攻击四周予以搞破坏的太平教信徒。    由于在战力上存在巨大的差距,袁军纵然人数虽少,但无不是以一当十之辈,往往少量士卒便能杀退太平教信徒一群。    信徒无法令袁军受到威胁,于吉此时也不由开始惊慌了。    特别是听闻严白虎已经被擒获的消息传回以后,他再没有了先前的那般自信。    自从祭坛之法告破,便已经注定了他的失败。    联想于此,于吉不由流露出了面上无比阴冷的眼神,对左慈无不是恨之入骨!    若不是其相助袁氏,袁军又如何能够穿过狂风暴雨,突破至丹徒城下,他又焉能有今日之患?    直到此时,他内心深处已然是慌乱无比。    就在此紧急关头,左慈再度不知从何处出现。    他徐徐屹立于于吉的一侧,遂目光如炬,面容松动的说道:    “师弟,如今的你早已是大势已去,袁军的攻势、兵锋所向无前,早已令江东诸人无人可挡!”    “纵然你现在的太平信徒遍布吴、会地区,能够抵挡袁氏之大军?”    一席席的话音徐徐从口中吐露而出。    沉吟半响,左慈不由沉声道:    “师弟,别执迷不悟了,修无为之道并没有什么不好,还是挺师兄劝,回深山潜心修炼吧。”    只不过,他的一席话,于吉却是并不领情,相反却是面露狠厉之色,怒斥着:    “左慈,若不是汝破我祭坛之法,那袁耀焉能有今日的辉煌?”    “现在竟然还敢假惺惺地出现前来劝说?”    “回深山苦苦修炼?”    一席驳斥,于吉厉声道:    “那是你左慈的选择,却并不是我于吉所想要的。”    “若不能开宗立派,发展天下各州郡的信徒,那修道又将有何意义?”    “何况,现今我早已与袁耀结下生死仇恨,纵然我愿退缩,以其性子必然也容不下我!”    “待我的教派消亡,你的丹顶教便能受到袁氏的推崇了吧?”    “左慈,这才是你苦心孤诣的为那袁耀破我祭坛之法的本质原因吧?”    一番话落。    于吉脸色也渐渐变得冷淡起来。    他此时已经不想继续与左慈所沟通。    “师弟,你我师承一门,为何要如此想我的不是?”    “难道你曾忘记了师尊的教导?”    “我等修道之人若不能抛除杂念,一心向道,那压根无法领会其中真正的道果。”    “师弟,你现在早已道心杂乱,你推崇有为之道,亦不过是想通过此扩大教派,以信徒遍布天下各州,行曾经的张角之事,来满足自己的私欲罢了!”    “以你目前的情况,纵然在继续修道,是绝不可能领悟道果其中真谛的。”    “哼!”    冷哼一声,于吉却是讥讽道:    “左慈,你竟然还信那老家伙的话?”    “他修道数十载,难道有何巨大成就否?”    “若让我继续往他的选择去走,恐怕不过是同样的结局罢了。”    “我如果令天下各州郡间都遍布太平信徒,到那时,我举天下各州而起义,夺取政权,以教义来治理天下。”    “此岂不是修道之最大成果?”    “这难道不比隐居深山,潜心修炼好数倍不止?”    一时间,于吉与左慈彻底在选择上陷入了分歧之中。    瞧着其坚定的话语,左慈已然看出,于吉早已受到曾经张角的影响太过深厚,更何况,纵然是黄巾起义时隔十余载,却依然还有部分黄巾贼活跃于各州郡间。    这不由更是助涨了他的志向。    一时之间,左慈不由无奈叹息道:    “唉,早在以前你我便因选择不同而常常发生争执,但我却完全未料到,你竟然现在执迷不悟到这副地步。”    “你竟然会选择张角的道路,以暴力夺取天下?”    “你难道不知,自张角举全国信众起兵反汉后,其师南华曾言,张角终究是走了旁门小道罢了。”    一席话音再度落罢。    随即,左慈沉吟了半响,遂也只得说着:    “也罢,也罢!”    “既然你执迷不悟,执意选择此道路,那你便好自为之吧!”    “看在你我曾师承一门的情况下,我就不先灭掉你了。”    “祝一切顺利,告辞!”    一席话落,左慈还特意做了一记告别的手势,随后才顿时之间化为了一道青烟,瞬息间消失不见。    这一幕令四周之人见状,无不惊讶无比。    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