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拱了拱手,转身飘然而去。    韩端也在众亲兵护卫下回了府衙。    刚到门口,秘书令萧振、中兵参军何成等人便急匆匆迎了上来,声音发颤地问道:“陛下是否无恙?”    韩端跳下马来,摆手道:“没事了。”    “……真是吓煞微臣了!”两人对韩端拱手施礼,随即又问道:“陛下,将士们可曾擒获反贼?”    “暂时还没捉到活口,不过朕已经命人关闭了城门,全城大索,那些刺客一个也别想逃!”    韩端记挂着水贼澧中蛮人合兵攻城之事,刚进入正堂,便命人去敲响聚将鼓,聚将议事。    如今汉寿城内,驻扎的是已经扩充至五千人的皇帝亲卫军,而在城外,还驻了五千中军,两千游骑。    此外,汉寿渡头东侧,还驻了八千水军,共有十艘金翅大舰以及近百艘大小舰船。    趁着各军将领还未来到,韩端先和萧振、何成说起此次遇刺的情形。    “……很显然,贼人是有备而来,彼等不知从何处得到了朕微服出行的消息,事先在朕回程必经的北亭街设下埋伏。”    “不尽快将奸细找出来,朕实在是无法安心!除奸之事,朕会交给密谍司来负责,但如何找出府衙内的奸细,则要靠你二人来……知道朕今日出行之人并不多,要将其找出来也不难,关键是要挖出奸细背后的主使者!”    “记住,不可打草惊蛇,务必要将其连根拨起,永绝祸患!”    今日之事,也将萧振和何成等人吓得够呛。    所有人都能想象得到,一旦皇帝出事,大明朝分崩离析是必然之事,南朝再次陷入大乱,甚至被北朝趁机吞并也有极大的可能。    一想到这些,萧振等人便不寒而栗,也将那泄露消息的奸细恨之入骨。    “陛下但请放心,三日之内,臣等必定将那奸细找出来!”    正如韩端所说,知道他今日出行的人并不多,而且,随韩端一起来到汉寿的军将和官吏在这儿人生地不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和其他人勾结上。    唯一可疑者,就是以前留下来的那些低等胥吏门房杂役,只需将他们分开来一一拷问,不难将奸细找出来。    萧振道:“陛下,此事宜早不宜迟,臣请立即将府中胥吏杂役召集起来,严加盘查!”    “不必急这一时。”    韩端摆了摆手,“朕已经让李虎率人封锁府衙,除了军中将领外,任何人不许出入。对了,刺客之中有不少是僧人,你等盘查之时,可将崇佛敬佛、时常去寺院拜佛之人作为重点。”    “臣明白了!”    三通鼓尚未响毕,中军和亲卫军军主以上的将领便全部来到了府衙,待众将在堂下分两列站定,韩端才神色凝重地说道:    “朕得到消息,洞庭水贼与澧中蛮子合兵一处,要攻打安南县城。如今澧中蛮兵已经到了安南县城三十里外,若是不出所料,彼等将在两三日内发起攻势。”    “安南只有一千将士,而洞庭水贼和澧中蛮子加在一起足有两万,且安南城墙低矮,若不前往救援,城池失守尚在其次,一千儿郎恐怕会性命不保!”    “眼下已经快到未时。”韩端看了看案几旁的漏刻,“安南城的将士们等着我等去援救,一刻也耽误不得!”    “今日申时,援军必须出发,乘坐水师战舰连府横渡洞庭,奔赴安南!”    此言一出,众将纷纷出列请战。    “陛下,末将请领本部兵马,驰援安南!”    “陛下,末将也愿往!”    韩端将手往下一压:“时间不等人,眼下也不是争战之时,由谁去救援,朕自有安排。”    “吕沐,朕命你率本部士卒舰船,运送步军将士前往湖北!接令之后立即回营,召集将士等候。”    “末将遵旨!”    水军甲军军主吕沐躬身领旨,随即转身大步离去。    “蔡兴柏!”    左军将军、中军副将蔡兴柏出列拱手大声应道:“末将在!”    “令你领三千士卒,携五门雷神炮驰援安南,切记,雷神炮务必不能有失,即便是损坏也要将其运回来!”    “你的任务不只是守城,而是要尽量多杀伤贼军,使其再无力袭扰郡县。退敌之后,还要协助当地官府禁佛,凡寺院一律拆毁,僧人尽令还俗,若有不从或聚众反抗、闹事者,杀无赦!”    一想到这些僧人,韩端就气不打一处来。    彼等兼并土地,开质铺、奴役百姓也就罢了,如今竟然敢行刺杀皇帝之举,不借此次刺杀之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这南朝数十万僧人有样学样,那以后的麻烦可就多了。    “末将遵旨!”    众将满是羡慕地看着蔡兴柏出了正堂,这时,韩端却又大声说道:    “你等也有事要做!”    “陶折、郑通,如今洞庭水贼大举北上,湖内贼巢空虚,你等正好趁此时领兵入湖,扫荡群岛,直捣水贼老巢!”    “今日僧人在北亭大街刺杀朕,此乃十恶不赦之大罪,因此,朕决定将汉寿所有寺院尽数焚毁,僧人全部捉拿,待查清与今日刺杀无关之后,再令其还俗。”    “孙军主,毁庙拿僧之事,朕就交给你了。”    中军军主孙博远连忙出列拱手应喏,韩端挥了挥手,将目光看向蔡抒古:“蔡将军伤势如何?”    “陛下,只是一点小伤,不碍事。”    “既然不碍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