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英父亲没事的时候,喜欢喝两口小酒,但现在粮食贵的很,粮食酒的价格也跟着上去了,他没办法,竟然自己琢磨在家里酿起了小酒。

    产量不大,但贵在是自己酿的,还成功了,所以就给杨闻献他们带了一些过来。

    卓青不喝酒,章峰酒量不行,但耐不过杨闻献两兄的劝,也喝了两杯,但就这么两杯自己酿的酒,他就喝醉了,拉着桂萍珂说着让她反城的事。

    “……年前我有听说,今年兴许会有不少大专学校中专学校恢复招生,届时你完全可以借此机会离开这里,再次回到学校啊!你的智慧和才干完全可以给国家创造更多的价值,何必,何必……”

    章峰越说越激动,大有怒其不争的意思,不过他话没说完就被卓青给捂住了嘴,“他喝醉了,你别听他的。”

    其实卓青也有劝桂萍珂回城的意思,但今天看她在田地间劳作,跟几个孩子一起挖马蹄,笑的那么开心,他又觉得,这似乎也并非是什么坏事。

    他这个小师妹从小到大都太过通透,许多时候因为家庭原因,过早的比同龄人成熟稳重,在他印象里,他很少见到她如此笑着。

    所以卓青猜想,桂萍珂之所以来这里,并不是形势所逼她非来不可,而是她想找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她似乎找到了自由。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生活的权利,他并没有立场对别人的选择横加干涉。

    章峰也不能。

    桂萍珂朝他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她觉得自己这个师兄,应该懂她。

    “桂姐姐要离开吗?”闻言杨素星问,杨素之几人也抬头望着她,眼中写着不舍。

    桂萍珂没有回答,而是微微笑着露出脸颊上的小酒窝,“你们想姐姐离开吗?”

    几人纷纷摇头。

    “那姐姐就不离开。”桂萍珂笑的很开心。

    卓青和章峰离开,到汛期的时候,上头又来了人,专门调查黑沙河跟安马河流域的水流情况,这次也同样调查了杨家湾这一带。

    村长和村支书知道这次调查完,多半就能确定下电站的选址,因此对来勘察的人十分的热忱,等把人都送走后,村长犹觉不放心,又给杨建国去了信,让他看看能否帮帮杨家湾。

    “也不晓得二叔能不能帮上忙,毕竟他老人家现在也挺被动,处处受制,哎……”杨闻道跟着村长他们忙活了一阵,也十分期盼水电站能够在杨家湾建起来。

    “咱们把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听天由命吧!”

    杨闻献抽了最后一口烟,把烟屁股弹了出去,也不晓得是不是因为这些日子抽了几口自己种的叶子烟,这烤出来的纸烟抽起来,都有点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这倒也是,对了哥,咱们乡上要修一条路,说是每个大队都要抽人去,算人头,到时候算工分也比较高,你去不去?”

    修路这个事杨闻献听过,但具体是怎么一会儿事儿还不太清楚,但都知道这事儿是高工分,好些人私下里已经在说道,他想着杨闻道在大队,一旦有什么消息,他肯定会回来说。

    “定了修哪条路?咱们村儿抽多少人?”

    “还没说抽多少人,不过路的话,初步消息,应该是修咱们县到隔壁c县的那条老烂路。”

    两个县城中间有一条据说是清朝时候修的路,但因为时间年代久远,那条路烂的不得了,尤其是下雨天,那绝对是两步一摔的架势。

    就算是晴天,那条道也鲜少有人走,拖拉机碾压之下,那条路全是不平的沟壑,一不留神还得崴脚。

    “那这条路修好,岂不是离廖家镇和咱们安马镇都很近了?”

    “可不是吗!到时候去镇上,可比现在节约时间多了!”杨闻道连连点头,表示以后再去县城,就算是骑自行车,也花费不了多少时候,路还平坦,想着就痛快。

    兄弟俩就在家门口的田坎上蹲着说了会儿话,家里有炊烟升起,两人再拍拍屁股各回各家。

    等到秋收一完,天气没那么热,乡镇上把各村儿的村长支书集合到一起开了个会,说了修路的事。

    得出个结论,说每个村儿包一截路段,给一定的工分和工期,让各村儿自己决定怎么分怎么去安排。

    村长跟支书一商量,决定每个小队抽俩人,他们大队一共十一个小队,就二十二个人。

    他们队分了有三公里多的路面,二十二个人去修,人手是绝对够的,不过跟这高工分相对应的是,这份工作也比较辛苦。

    成年男子汉在地里劳作一天挣满工分的话是十个点,去修路的话,一天是十八个点,劳动时间也会比较长,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比平常在地里多了一个小时,中午还没多少休息时候。

    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话也是个大实话,一听说每天有十八个工分,不少人都跃跃欲试。

    杨闻献他们小队上选了队长和他去,这一去就是一个多月。

    这天杨素之去找桂萍珂‘交作业’,去的时候刚好看到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