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阿济格望着草席中那个,已经几乎看不出是“人”的一个物体,皱了皱眉毛,疑惑道“这还活着?”

    阿济格口中的这个“人”,卷在草席之中。浑身血肉模糊,虽然敷着厚厚的草药,但依旧有不少血渍渗出了草药之外。

    脸上已经看不出五官相貌。嘴唇、鼻子都已经碎成了烂肉,几颗牙齿因为没有嘴唇的包裹,裸露在外。腮边的胡子和着血污沾成了一团。

    一个医官打扮的人道:“禀王爷,鳌拜大人习武多年,身体健硕。虽然被战马拖伤了五官四肢。但如今天气寒冷,却没有生出什么痈疽。将养一些时日,虽然无法恢复五官容貌,但这外伤也总会好的”

    “不过为难的是,鳌拜大人后背脊髓被人斩了一刀。在医家而言,这叫督脉断绝,神仙来了也没有办法。日后即便能保住一条性命,日后恐怕也只能瘫在床了上。”

    阿济格点了点头,闷声不语。三日前,长安城外的那一场大战,自己统领的西路大军被大顺军打到崩溃。

    还好左翼的尚可喜拼死来救,最后才算逃得了一条性命。

    他一路东逃,一直跑过了黄河,才在蒲州安下了脚跟,收拢残部。经此一役,他统率的西路大军十去七八,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干脆在战后就不见了踪影。

    “听说,多铎那边也败了?”阿济格沉沉道,他蒲州距离潼关不远,这两天自然也陆陆续续的,也听到了些多铎东路军战败的消息。

    尚可喜低声道“是,目前消息已经探明。豫亲王那里确实也败了。据说潼关城的守将马世耀行诈降之计。诓哄豫亲王进城后,效仿诸葛孔明火烧新野之战,找来一些来历不明的大侠相助。将豫亲王杀败。怀顺王耿仲明也身陨在潼关城内。”

    阿济格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老天不佑我大清啊,这叫我此番回京,如何与我那摄政王的弟弟交代啊?”

    尚可喜大惊道:“王爷您打算回京?”

    “仗打成这样,不回京怎么办?难道还能反败为胜吗?”

    阿济格看到尚可喜的神情,反而有些疑惑。

    尚可喜看了看左右,将阿济格拉到一边,低声道:“王爷,此时万万不能回京啊!”

    “据说我所知,豫亲王那边也没有回京。反而收拢残部,去打洛阳去了。想那洛阳的大顺守将刘忠,手下不过千、八百人,还值得一打么?豫亲王只不过是给朝廷摆出了一幅未竟全功,绝不还朝的姿态啊!”

    “如果我们现在回京,等于代人受过。朝廷诸臣找不到多铎,所有的雷烟火跑都落到我们的头上。”

    “您这次出兵绕路蒙古借马,我听说朝堂内也多有争议,说不准到时候就有人会以此为由,把两路大军失败的罪责都归在您一人身上啊。”

    “反正摄政王他老人家下的旨意是让我们剿灭伪顺。既然伪顺还没有被剿灭,我们又何必急着回京。自古将军无数,谁又敢称自己能百战百胜?如今我们败而不馁,不剿灭伪顺绝不还朝,这也算遵旨行事。”

    阿济格听尚可喜说得似乎在理,如果自己现在还朝。还真的不好交代。于是道:“那这奏折又该如何写呢?”

    尚可喜想了想,道:“鳌拜不听将令,擅自出战。导致我军士气大坏,纛旗受损。此事人人皆知,不能替他隐瞒,需据实上报。”

    阿济格点了点头,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即便是庙堂之内,也是要分成各种派系。

    自己和多尔衮、多铎是三兄弟,到什么时候都是骨肉至亲。而这个鳌拜却是豪格一党。

    当年多尔衮和豪格争抢帝位,若是没有这鳌拜从中乱搅合,恐怕现在也轮不到顺治那个孺子小儿当上皇帝。

    此番出征,让鳌拜跟在身边,一方面是借助鳌拜擅战之能,一方面也是为了安抚豪格两黄旗和镶蓝旗一派的争功心思。

    如今战败,鳌拜又成了废人,把他扔出去抵罪,倒是个好办法。

    尚可喜又道:“吴三桂心怀旧明,临阵脱逃。致使我军右翼崩溃。这事也需让朝廷知道。”

    在八旗汉军之中,其实存在着一条“鄙视链”。晚投降的,鄙视早投降的。入关之前投降的,鄙视入关之后投降的。

    例如尚可喜,对孔有德与耿仲明就不屑一顾,认为他们跨海降请,才导致大明局势变坏,而且尚可喜全家百余口都被孔有德和耿仲明所害,可以说宿怨极深。

    而吴三桂又瞧不起三顺王,认为自己亡国之后,还要借虏平寇,可谓世间的忠贞楷模。至于尚可喜、孔有德、耿精忠三人,却都是大明的叛逆之臣,私下里十分的看不起。

    这一次尚可喜抓住了机会,自然要给吴三桂奏上一本。

    吴三桂此番的临阵脱逃,几乎跟松锦大战时如出一辙。在大明的时候,吴三桂出卖洪承畴,临阵脱逃后不但没有受责,反而升官发财。但是投靠了我皇清,还敢出卖满洲大爷,这个却不能容忍了。

    阿济格觉得尚可喜说得在理,又问道:“那我们下一步又该去向哪里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