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直以来,刘宗敏都认为在后世的史书之中,自己应该会被描写成“常遇春”一样的绝世猛将。

    然而到了北京之后,自己在士人的口中,竟然成了《三国演义》中,那个贪花好色,吕布一样的人物。

    其实这事他实打实的感到冤枉,自己当年连妻子都杀了,又怎么会为几个女人折腰。自己入了北京后,睡过的女人是不少,说实话有没有那个传说中的“陈妾”,他也记不住了......

    不过“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句话一直是刘宗敏的人生信条,怎么就凭空的污人清白。说自己贪图美色,耽误了军国大事呢。

    后来刘宗敏一想,“吕布”也就“吕布”吧,陛下对自己信任有加,甚至给了自己“节制文臣”的大权。为陛下抗下一些恶名,又算得了什么呢?

    俗话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奉先万马军中无人能敌,似乎也可以接受。

    结果山海关一战后,“吕布”的名声没了......直接变成了《西游记》里的“猪八戒”。

    大家背地里议论,刘宗敏在战场上可能有那么些许的勇战,不过其实能耐也不是很大。更多的还是贪恋女色,霸占了陈圆圆,为了一个女人,最后耽误了大顺皇帝李自成的军国大事。

    这个“猪八戒”的称号,刘宗敏就有些无法接受了。自己勇冠三军,每逢大战都舍生忘死,怎么就变成肥头大耳的猪八戒了?

    再后来,在“真定之战”和“潼关之战”后。刘宗敏连“猪八戒”的称号都保不住了,在一些士人的口里,他直接退化成了《水浒传》中,又好色,又没能耐的“矮脚虎王英”。

    刘宗敏这个气啊,多亏这世间只流行了这“三大奇书”,若是再多出一本来,自己还不一定退化成什么猫啊、狗啊的呢。

    若是陛下将来得了天下,他一定建言把这些糟粕文字通通的一把火烧了!真真的害人不浅!

    这口恶气,刘宗敏一直憋在心里。今天有了宝甲神兵,胆气更是大增。

    两军的阵线还没压到接战的距离,刘宗敏就下令大顺军的阵线停止前进,自己独自单人独骑冲到阵前,跃马横刀冲着对面大喊:

    “虏酋阿济格、小儿吴三桂、还有什么秃噜的鳌拜。可有人敢出阵与我刘宗敏决一雌雄!”

    刘宗敏嗓门极大,骑着匹黑马,穿着一身古怪的武生黑底绣金行套,在自己的阵前驰骋了几圈,声音远远的传了开去。

    这一手,把双方的将士全都看傻了。

    左、右翼田见秀和张鼐知道刘宗敏得了两件了不得的法宝,倒还镇静一些,这骊山上观战的李自成可吓了一跳。

    “平时汝侯也没这样啊,今天这是犯什么病了?自己这“三堵墙”的压箱底的骑兵可都交给他了,千万别出了什么问题......”

    对面的阿济格也晕了,按照正常的野战套路来说,双方的军阵接近到一定距离时,便互相射击。

    然后派出骑兵掠阵袭扰,调动对方的兵力。之后主将观阵,随时变换阵型和调动部队,伺机选择薄弱的地方进行进攻。

    然而今天刘宗敏居然不按套路打。这两军阵前,讨敌骂阵,要自己出去决一雌雄是什么战术,三国演义看多了吗?

    在阿济格的右翼,满达海却兴奋得大呼小叫,对吴三桂揶揄道:“嘿,吴帅,对面可叫号呢~嘿!我隐约听着是您的名字吧,按照我们满人爷们儿的习俗,你要不出去,那今天可算栽了面儿啦!”

    吴三桂面色黑沉,暗想:“什么你们满人爷们儿的习俗,这分明就是四九城里那些街头混混儿的习俗,你这满洲的二世祖才进城多久啊,放着好好的南京官话不学,竟然学了这么一嘴的碎京片子......”

    有道是最好交情见面初,满达海没见到吴三桂的时候,耳朵里都灌满了,吴三桂万军之中斩将救父的传闻。等这一见了吴三桂的面,发现吴三桂面白如玉,丰姿雄伟,确实一副英雄的样貌。

    可这一聊才发现,这吴三桂虽然年纪大不了自己多少,可是口吻却和自己的父兄一样。满是迂腐之词。

    什么“大丈夫斗智不斗力”,什么“两军交锋,个人勇武不值得一提,为将者不该以身犯险。”

    张口闭口的陈词滥调,哪里有自己心目中那个少年英雄,单骑救父的样子。

    而吴三桂这边其实也是好意,那礼亲王代善把儿子派到阵前,自然不想让他以身犯险。这满达海日后必然是要袭了礼亲王爵的,所以他也是有意交好,才苦口婆心的给满达海讲解这军阵之学。

    讲解今天阿济格布阵的要领,为什么要背渭河而结阵。哪边的地势适合进攻,哪边的地势适合防守。

    满达海自然完全的听不进去,反驳几句后。发现自己如果论兵法,根本说不过吴三桂。心中一直憋着气,此时见对面的刘宗敏出阵讨敌,

    才出口揶揄。道:

    “吴帅,你可一直口口声声说什么自古两军阵上,都是斗智不斗力。那些阵前单人厮杀的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