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三十辆马车,重新装上了货物。大多箱子。

    没人知道是是什么。装好了,太阳刚出来,杨皓就准备出发。

    杨柏德给了他一封信:“这信,是给八郎的。你与他说,安心在学校读书,若是银钱不够花用,便寻人带口信回家。”

    杨皓接过了信,说:“那我启程了。这一趟,今日之内肯定无法赶回。最迟,五天内必回。爹在家无需挂心。”

    “好,你有分寸便好。一路顺风。”

    杨皓骑上驴

    驴,啊昂了两声。车队开始出发。

    车队沿着村道,要经过整个村子,张扬得很。

    乡亲见了,都问一声他这是要去哪。

    “要去县城。”

    “这是要去卖货啊?”

    杨皓笑说:“是,看能否换学得用的回来。”

    听着这话的乡亲,心里都不怎么是滋味。

    意思是那些东西在家里不得用?

    看他们看着那都是极得用的东西啊。羊皮,做成袄子,冬天穿着多舒服。或者铺炕上,躺着可真是软和。

    他们想买又舍不得买,还是前两天杨皓每家送了两张,他们都紧着老人和孩子用了。

    而杨皓却说那是“不得用”的东西。是多得用不完吧。

    这听着都让人心里泛酸。

    杨皓可不管他们心里想什么。他就骑着驴走在前头。也不管后面的车队。

    不仅他不管,就连坐在马车上拿着缰绳席小树,其实也什么都不能做。睡觉都可以。

    之前东归路上便是如此。只要瘦驴前头走着,这些牲畜就不会乱。只会紧跟着走。

    驴走的速度并不慢,是碎步跑着。后面的马也是跟着一路轻跑。五丰村距离县城也不远,二十多里不足三十里的路程。

    一路轻跑着,只用了一个时辰就到。

    这时距离商务还早呢。

    车队进了城,直接赶到县衙附近。

    他让席小树看着马车,还将瘦驴留下了,自己走路去了县衙。找了人办了过所,登记了自己和席小树两人。

    正好麻主簿在县衙里。

    “哟,杨郎君来了。某正想打发人去请你来。”麻主簿热情得很。

    杨皓笑说:“不知麻主簿寻我,所为何事?若是要紧事,那可真不凑巧。我拉了不少货要去长安。这不正要申请过所来着。”

    “哈哈,要说要紧事,也确实要紧。你要办过所,可是没找着人。某带你去。”

    “不是。过所已经办好。来找麻主簿,是想问问,朝廷赐下的那片地以东,仍有一块荒地。我问过里正,说是属于县里。我便想着问问,看能否买下了。”

    “啊,杨郎君要买荒地?”麻主簿回忆了一下他说的那片地。“没错,那确实是属于县里管辖的地。不过那地可不太好。杨郎君确定要买?”

    杨皓笑说:“我是看着那里地势还算平缓。我自海外带回了些种子,那样的荒地,实则还挺适合种的。”

    “粮食?”

    “是粮食。”

    “域外的粮食?产量如何?”

    “在海外,也有百数十斤。本县气候应当也能种。想来差不离。”

    麻主簿一听,笑说:“这事某去请县尊定夺。若是县尊同意,便可立马上报州府。这荒地买卖,需州府同意。不过若是能种粮食,应当没问题。”

    他顿了一下,又说:“前日里杨郎君留在县衙的三百头耕牛,如今已经售罄。钱也准备好。不知杨郎君何时带走。”

    “便等杨某自长安返回再说。若是能买下那地,正可直接结算,省得将钱拉来拉去。”

    县衙大概是不会想只收黄金的。

    如果全是铜钱,三千九百贯就是两万多斤。够呛的,能少拉一些就少拉一些吧。

    “也是这理。某五丰村丈量了土地。便可送去州府。”麻主簿笑说。“若是州府同意了,便可买卖了。”

    “需要多久才有回复?”

    “需看运气。”麻主簿蹙眉说。“若是运气好,送去当日便能回复。若是运气不好,等上数月也不是没有。”

    杨皓忙说:“那就辛苦麻主簿奔波了。杨某必有重谢。”又说。“某此去长安,要安五日才能回乡。若是麻主簿去五丰村,可寻家父。他知荒地界止。”

    …………

    终南书院门外,杨皓跟老门房说着话:“不知杨昭他何时能会书院?”

    他来找尚未谋面的八弟,却被告诉说杨昭随老师访友去了。

    老门房看他是学生家人,便说:“我也不知。不过你无需担忧,书院中先生愿带学生出门访友,乃是看重。”

    杨皓笑说:“某也是高兴。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舍弟能随先生出门,时时得先生指点,是他的福分。只是家父命某给舍弟捎信。还请你代为转交。”

    他拿出信,还塞了几文钱:“劳烦老人家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