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圣元年二月二十六日,东京到南阳的官道建成通车,水泥官道的重大意义看到了。

    若是将官道向南延伸到荆湖地区,那里将得到大开发了,交通之便,可以把人口密集的京东西路和京西北路移民,充实到人口稀薄的荆湖北路和荆湖南路。

    现在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人口密集的京东西路和京西北路已经出现众多流民了,再不处理、安置,将会出现祸乱的,所以官道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关于官道的规划提上议程了,规划四条官道。现将以东京为轴心,向东经应天至青州一条。一千三百里;向西经河南到京兆府,九百里;向南经南阳到江陵一千三百里;向北到大名,五百五十里。

    有人提到也可让各路在辖区内自修建官道,关于铁路的建设也议了一下。关于铁路的造价高,耗费巨大,修建周期长,且有困难。寇准等相公也看到了铁路的意义比官道还要重大,也忍痛先搁置。

    此时兵部侍郎陈尧佐提议可以在边关修铁路,运输军队物资,大名到正定的铁路,共四百里,寇准算了一下,光是单线就得耗资五百万贯,众人一听就作罢,是好东西,就是没钱。

    此时孟鸣也来到朝堂上,孟鸣参与了8官道和铁路的设计与建设,算是技术型的官员,对了以后也称工部的有品阶的大匠为技术型的官员。

    孟鸣听了诸位大臣的议论,孟鸣觉得他该拿出个方案来,一个朝廷少花钱甚至是不花钱,依靠民间资本参与的方案,孟鸣其实早有思路了。

    孟鸣想好后就出列了,然后说道:“诸位大人,听我一言,下官现有一方案说明。”

    于是他把引入民间资本的思路说了出来,对于铁路的修建,可以招标铁路的运营权,比如修建一条东京到扬州的铁路,一千三百里,单线耗资一千三百万贯,双线两千六百万贯。可由大富商承办,朝廷不出一分钱。

    但朝廷必须给承建商二十年的运营权,由承建商来管理,货运包括国家运输的物资征收运费,客运可以售票。以便承建商回收成本,也让其获利。二十年后,朝廷收回铁路国有,实际上官道也可参照此例。

    孟鸣说完后站回原位,一众大臣都在权衡,最后都同意这个方案,毕竟对朝廷最有利,关键不用花钱,国家二十年后白得一条铁路。

    最后寇准提议建了一个由政事堂直管的部门,专管官道和铁路的修建,并负责招标和对运营商的监管。并将该部门命名为交通运输部,提名吕夷简为侍郎,孟鸣为郎中。最后政事堂通过了寇准的提议。

    交通运输部和其他六部并列,六部变为七部了。孟鸣这个郎中是实职四品官阶。由于吕夷简是副相,需在政事堂当值执政,所以侍郎之职实为挂名,不会管部里的具体事务,所以孟鸣就是部里的真正的主官。

    由于交通运输部是初创,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官员的任命,制度的编制,人员的培训。都是孟鸣自己来,真是头发、胡子一把抓,孟鸣让吕夷简给排一得力助手来,帮助理顺衙门内的大小事务,就像孟鸣府中的管家一样,最后吕夷简派了晏殊来。

    晏殊现在三十一岁,任从四品的员外郎。孟鸣和晏殊分工明确,孟鸣主管部里的一切事宜,但是主抓业务这一块,官道、铁路的修建、线路规划、地形测绘等技术性的业务,还有官道、铁路的招标以及对承建商的监管等。晏殊总管后勤管理、人员管理等业务。

    下值后孟鸣和晏殊,又叫上陈执中一起到樊楼吃了个饭。随后回家。

    孟鸣到家后叫来曹宁,让他约一约其他功勋子弟,晚上在樊楼碰个头,孟鸣在家里写了关于东京到扬州的铁路修建规划书,招标协议书,承建商运营收费、标准指导书。

    孟鸣又编写了修建铁路的技术指导书、人员培训书;规划铁路沿线站点的规划,在东京、顺德府、徐州、泗州、扬州设五个一等站,在各一等站之间,在繁华的州县在设立八个二等站,共计十三个站点。

    孟鸣把东京大学堂的理科第一届和第二届的学生,抽调了四百人,有四十名成绩优秀的学生被授予官职,当然大都是八品、九品的。

    其中陈启年被授予六品实职,其他六位参与铁路修建的被授予七品实职,这四十个学生都欢喜雀跃,毕竟有了官身,其他学生也羡慕不一,也暗暗给自己打气,决定以这四十人为榜样,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尽快早日获得官职。

    建设人员开始由参与过铁路修建的陈启年等培训,尤其是沿线的地质勘探、地形勘探,穿过的河流、干渠的桥梁设计等等专业性的课题。

    晚上孟鸣准备了的关于铁路的宣传材料、规划书、运营实限、前景预测等文本,准备了近二十份。孟鸣随及到了樊楼的雅间等候,不时人都到齐了,到来人有曹宁,高文焕外、石彦斌(石守信之曾孙)、慕容俊毅(河南郡王慕容延钊之曾孙)、王克旭(秦王王审琦之曾孙)、杨文广(天波府杨家)、种诂(种世衡之子)、潘良佐(韩国公潘美之曾孙)。

    没想到曹宁的五爷爷也来了,他的消息倒挺灵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