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晨光熹微,

    秋意凉凉,云淡风轻,

    山阴大城中烟火渐起,各户男丁辞别家人,黑布裹头,身穿麻衣,脚踏草鞋,扛着铁锄,衣装整齐的走出家门。

    “阿母,我和阿父上工去了。”嘎哒一声推开门,苏吴与苏父两人都扛着铁锄,黝黑粗糙的脸上,带着一抹质朴。

    嘎哒!

    苏吴刚走出家门,就见到左右邻家的年轻男丁们,同样扛着铁锄,黑布裹头,身穿麻衣,脚踏草鞋,相视一笑。

    “走,上工喽!”

    走入街口,可见各家男丁,都是一样打扮,黑布裹头,麻衣草鞋。五人一伍,十人一什,五十人一队整齐列队。

    自从山阴氏施行耕战后,整个山阴氏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开垦与练兵上,山阴氏上下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兵营。

    所有的男丁,无论是老是少,都要加入到开垦和练兵中。山阴氏明文规定不养闲人,闲散人员都是要被判刑的。

    成年的男丁,只有两个选择,不是劳作到死,就是从军当兵。十二等军功爵的丰厚回报,让老山阴人闻战则喜。

    一走出街巷,直接就能见到巷口处已有数十个队列,其中就有苏吴归属的队列。

    苏吴眼神一亮,向苏父执礼,道:“阿父,我去归队了。”

    苏父远远看了一眼苏吴所属的什伍,道:“嗯,去吧,不要误了上工的时辰。”

    虽然苏吴与苏父都是五年前归化的蛮丁,可是经过五年的潜移默化,他们早就对山阴氏各项法律明文习以为常。

    要是贻误农时,按照山阴法应该受刑,再严重一些直接就是族诛。一般来说触犯山阴氏法律,掉头都是最轻的。

    当然,山阴氏的法律虽是严苛,可是只要遵从山阴氏的法律,按着山阴法做事,百姓黔首们还是吃饱穿暖的。

    “知道,放心吧!”苏吴应了一声后,一只手扶起铁锄,与一群群年轻男丁擦身而过,大步向着归属的队列走去。

    苏吴刚刚挤入队列之中,就听着一个洪亮的声音,在一个个的念名报数:“尤祥、冯和、吉放、陆吕、苏吴!”

    一个面容粗旷,身形魁梧,身着粗布的中年男子,手中拿着一根竹签,竹签上写着五个名字,字字都闪烁豪光,

    “唯!”

    男丁纷纷应声,中年男子目光冷厉,目光巡视一周,每听到一声‘唯’,就有一丝白光闪过,抹去竹签上的姓名。

    最后点到苏吴时,苏吴的面皮绷的紧紧的,听到中年男子的叫到自己时,他立刻应道:“唯!”

    竹签上最后一丝白光闪过,伍长将竹签收入怀中后,道:“己字田,第十纵,第八伍,男丁五人,伍长一人。”

    许有大手一挥,高声道:“入田,”

    苏吴等五人站成一排,齐声应道:“入田,”

    由伍长许有带头,苏吴等五人成一纵列,跟在伍长许有的身后。

    山阴氏推行变革,历时十五年整。山阴氏上下风气焕然一新,整个就如同一个大军营,令行禁止渗入到骨子里。

    “趵、趵、趵,”

    走在路上,一队又一队男丁不断的穿插其中。

    可以看出,这些男丁按军中建制,行卧坐立都有章法,全都恍若一个模子刻的。

    “趵、趵、趵,”

    城内城外,一片片开垦的四四方方的田土,整整齐齐摆在这些男丁的眼前,一层又一层的田土,层层向上递进。

    一位位伍长什长,站在相应的田土上,环顾周匝之后,高声喊道:“开工,”

    “开工!”

    数千上万个队列,分散在广阔的田土之中。这些男丁走入自家的田土间,挥动铁锄铁镢,在田地之间埋头苦干。

    这些男丁体魄强健,初步觉醒神血之后,精力充沛不知疲惫。迎着朝阳升起,山阴氏儿郎们尽情的挥洒着汗水。

    就是凭着山阴男儿的汗水,山阴大城在原先八十万亩基础上,硬生生又开拓四十万亩,足有一百二十万亩田土。

    而这一百二十万亩田土,就是山阴氏所能开垦的极限,年产量高达二百万石以上,供给十五万百姓丁口的用度。

    “耕田,耕田,开垦更多的田,种更多的地,以后就再也不担心饿肚子了。”

    曾经作为蛮丁野人的苏吴,极珍稀如今来之不易的一切。已经融入到山阴氏之中,将自己视为山阴氏的一份子。

    虽然山阴氏的劳役繁重,可是劳役再累再苦,也压不垮苏吴的身板。

    初步觉醒神血的苏吴,恢复速度极快,身体再疲惫,睡上一觉就能好个七八分。

    “不过,真要想把日子过好,只知道种地是不行的。在这山阴地界,第一等的人物都是从军当兵。”

    “当山阴氏的兵,与当其他氏族的兵不同。有功爵、有田土、有奴仆、有宅邸、有女人,只要拼命什么都能有。”

    苏吴用力挥下铁锄:“好男儿,只要不怕死,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